作者:吳尚昆

認識我的人都說我是高度懷疑論者,這篇筆記算是自我反省吧。

左傳的故事

趙盾與賈季一直處不好,本來趙盾的父親趙衰跟賈季都是晉國重臣,賈季一度還是趙盾的頂頭上司,趙衰死後,晉襄公重用趙盾,賈季失勢,當然不好受。晉襄公死後,趙盾與賈季對於由哪位公子繼任國君,意見不同,在一場混亂中,趙盾派人殺死賈季支持的公子樂,又變卦阻礙自己本來擁護的公子雍回國,最終立夷皋為晉靈公,賈季逃亡到狄國。(相關故事請見這裡)(還有這裡

這故事是發生在西元前620年,狄國侵擾魯國,魯文公求助於晉國。剛成為晉國三軍統帥的趙盾派剛剛失勢的副手賈季處理,賈季到責問教訓狄國後,狄國的掌政大臣酆舒就跟賈季聊起來了,酆舒問賈季:趙盾跟他父親趙衰二人,誰比較賢能?賈季說:

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東萊博議

很多人認為賈季對趙盾的評價,不是什麼好話,顯然是出於私怨,妄議中央。不過東萊先生不以為然。東萊先生評論《酆舒問趙衰趙盾於賈季》文章是從這觀點出發:不要什麼事都用懷疑論去看

天下之物,不可以疑心觀也。

天下萬物,本來就不一樣,鴨腿短、鶴腳長,繩子直、鉤子彎,堯仁慈、桀殘暴,區別彙分,本無可惑。疑心一加,則視鴨如鶴,視繩如鉤,視堯如桀。這些都不是事物本身有何過錯,而是有先入為主的疑心造成的。

內疑未解,外觀必蔽,不求知於心,而求之於目,難矣哉!

我們認為別人居心不良,常常是因為自己偏頗。賈季仇恨趙盾,沒有誰會懷疑,所以話從仇敵的口中說出,人們必定先以疑心去聽。假設賈季說趙盾好話,人們會說這是明褒暗貶吧:

使季譽盾之清耶,人必曰「陽譽其清,而陰譏其陋」也:使季譽盾之剛耶,人必曰「陽譽其剛,而陰譏其狠」也。

我們真心讚美別人,就算言詞清楚明白,還是常常被疑心者揣摩猜度。

賈季用冬天的太陽跟夏天的太陽來比喻趙衰及趙盾父子,當然會讓我們想冬陽與夏陽的居別,但不要因為我們知道賈季與趙盾素有隔閡,就急著評斷賈季是在毀謗趙盾。

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弄清楚賈季當時的任務,不論賈季與趙盾再怎麼不對盤,當時兩人面臨的都是晉國對外面敵人侮辱的立場與態度: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古之人未嘗以私闘忘其家也

賈季與趙盾真的會因為私人恩怨而損害國家利益嗎?趙盾都敢派賈季出使狄國,賈季會在狄人面前毀謗本國統帥?東萊先生認為,會這樣想的人,只是後世淺薄用心罷了。

賈季說趙盾如夏日之日,其實是在拉高趙盾的威嚴地位,用這個來警告狄人,如溫暖冬陽的統帥趙衰已經離開人間了,現在的統帥趙盾是個嚴厲的領導,你們狄人再胡鬧,會有可怕的後果。

所以,就當時賈季出使到狄國的身份地位來說,賈季對狄國掌政大臣酆舒所的話,是聰明而且恰當的。

賈季未嘗憂趙衰而劣趙盾,激言之者,所以使酆舒知趙盾威靈之不可犯。

換句話說,賈季不是妄議中央,而是用心良苦啊!

感想

東萊先生說:「天下之物,不可以疑心觀也。」

東萊先生所說的,當然不是單純指「物」。畢竟科學真正的出發點是懷疑,科學進步的動力,不就是對過去的智慧產生懷疑嗎?就自我成長而言,也是如此,令人煩心的不是往日美好的日子已經過去,最可怕的是怯於面對自己的困境。

東萊先生說的更是,我們對「人」的態度,東萊先生倒不是全面的擁護「用人不疑」原則,而是君子之心,要先求自我端正,不要隨便的被先入為主的想法所蒙蔽,所謂「清明以養吾之神」!

Rutger Bregman, 在《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中譯為《人慈》)一書中鼓勵大家,要對善良的人性有信心,他還建議我們有疑慮時,往好的方向想,因為大部分的人事善良的,就算你被騙,那是享受「一輩子信任他人」奢華的小代價。

不是所有的事都要用「懷疑論」對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