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尚昆

一個小故事,沒那麼複雜,不過東萊先生倒是大做文章。

左傳故事

西元前621年,晉襄公亡故,經過了一番波折,西元前620年,在穆贏整天抱著晉襄公的嫡子夷皋到朝庭上哭鬧後,趙盾跟其他諸臣,就順著穆贏的意思,立晉靈公夷皋為國君了,這一年趙盾率軍擊退了來犯的秦國。(相關故事看這裡

接著幾年,晉國由趙盾掌權,而國內卿大夫們彼此爭鬥。(相關故事看這裡這裡

西元前618年,這年晉靈公才四歲。楚國大夫范山向楚穆王進言:「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於是楚國出兵攻打鄭國,囚禁了鄭國多位公子。魯國會同晉、宋、衛、許出兵救鄭,但行動緩慢,到了鄭國,鄭國已經被打到與楚國求和了。接著楚國又攻打歸服晉國的陳國,陳國打了一場勝仗,害怕楚國報復,還是趕緊跟楚國求和。

東萊博議

東萊先生評論「范山說楚子圖北方」這件事,就是四個字:近敝遠明

文章一開頭寫得很清楚:

觀人之道,自近者始。一言之誤,一行之愆,同室者知之,同里者未及知也;同里者知之,同國者未及知也。

(這是一般人的觀念,地方愈遠,知道的愈晚)

大家後來知道了,晉靈公長大後是個昏君,喜歡在高台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還曾因為熊掌燉得不夠爛,就把廚師殺了

但東萊先生的疑問是,這時候晉靈公還年幼,也沒有什麼「晉靈公失德」的消息傳出(趙盾勸諫而惹禍那是十年後的事),楚國離晉國這麼遠,楚國大夫范山是怎麼知道可以輕視晉靈公?更勸楚穆王圖謀北方呢?

東萊先生的解答是:

以地以勢,則近者詳而遠者略;
以情以理,則近者蔽而遠者明。

東萊先生再舉評論官員為例,如果你向官員的隨從探聽官員的政績,一個說好,一個說不好,根本弄不清楚,但你到深山林間與農夫樵父議論可能還能辨別黑白,這是因為遠處人的耳目沒有受到愛憎的影響。

所以東萊先生對范山能說出「晉君不在諸侯」,感慨很深,認為范山評論晉國「置其形而索其神,遺其跡而察其心」,真是善於觀察國家之人!

心得

我倒是不覺得范山有東萊先生說的那麼神,我們看看晉靈公在強褓中即位後的晉國內部狀況就知道了,國君尚幼,內部紛亂,卿大夫互相殘害,任何一個路人應該都可以知道晉文公稱霸時的晉國已經不在了,這當然是楚國前進中原的大好時機!這哪需要預測晉靈公未來失德?

不過東萊先生還是提出了值得參考的觀點。

旁觀者清

這也是一種自我成長與鍛鍊的技術:以一個第三人的視角,旁觀自己。

我們在做某件事情時,試著跳出自己,來觀察自己:我是不是生氣了?我是不是太感情用事了?我是不是反應過度了?要即時的自我反省,當然不容易,尤其是要求我們在投入全部身心的情況下,仍然能在心裡保持一個冷靜的聲音,給自己提個醒,這不但是謙卑,還要很高的智慧。

旁觀者清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