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整理:張凱娜(本會副會長)

一提到章忠信老師,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他所經營的「著作權筆記」網頁。多年累積的龐大素材、案例與分析等,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專業與耐心。另,章忠信也是在智慧局工作了相當年限,熟悉了相關法規與行政運作才走向學術界,本期我們來採訪他特殊的經歷與感想。

問:我們知道您投入在著作權法上的時間相當長久,並且也經營了非常專業的「著作權筆記」網頁,二十多年當中甚至吸引了數百萬的讀者閱讀。很想知道您當初經營網頁的初衷、困難、讀者的回饋、您的感想,甚至想給經營類似專業網頁的學者專家的意見。

把「著作權筆記」經營成這樣,純係偶然,我也沒預期會有這樣的結果。民國87年網路技術發展穩定後,我就想要架設一個公益的專業網站來討論著作權議題,將自己在著作權領域的一些想法與大家分享。

我個人沒有網路技術能力,但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是在做一個專業的公益網站,所以這一路來,「著作權筆記」的經營,在技術上獲得很多人的協助,有周邊的好朋友,也有到目前為止沒見過面,不知真實姓名的網友。也是這項機緣,我的網路版「著作權法逐條釋義」獲得日本專業網友青睞,相互免費授權,讓她翻譯成日文,甚至在日本發行紙本,然後可以在「著作權筆記」出現日文版,這就是網路奇妙的地方。

「著作權筆記」開始經營的時候,要辦理網域名稱的登記。因為我將它定位為公益性質,不想用.com.tw來登記,可是若要用.org.tw,負責台灣網域名稱登記的TWNIC,要求應出具公益組織立案證明。於是,只能到美國登記www.copyrightnote.org這樣的網域名稱。由於不是在台灣登記,不是www.copyrightnote.org.tw,所以,大陸的網友也可以瀏覽到「著作權筆記」的內容,方便我能透過「著作權筆記」進行兩岸專業交流,這真的是非始料所及。

「著作權筆記」會稱為「筆記」,純粹是把它當作自己對大家公開的「線上筆記本」,初衷真的就是「我的著作權筆記」,只是放在網路上與大家分享而已。當時很多人都想做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專業網站,有人是錢燒完了就結束了;有人是合作者後來理念不同,只好拆夥;有人是虎頭蛇尾,最後無疾而終;也有人是一直認為還沒有準備好,從來未曾問世。我比較阿Q,一方面是認為0分與100分之間,有很多可能,只要有60分,就可以啟動,不必非要到100分,才要端出來;另一方面,既然是筆記,看到有趣、有爭議的著作權議題,就不斷持續觀察、記錄、分享及討論。

因為「著作權筆記」是獨立(力)運作,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顯得較單純。也因為只有網域名稱及文字儲存空間的費用,一年花費不大,一篇論文的稿費就足以因應,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必須投注很多個人時間的問題。如果把經營「著作權筆記」當作是一項工作,既費時又沒有收入,就會是一件辛苦的事;但若是以個人專業及興趣為基礎,持續不斷的分享並與大家互動,對大家有幫助,自己又能獲得肯定,就有讓「著作權筆記」永續發展的原動力。所以,我常開玩笑,也是認真地說:「我是用生命在經營『著作權筆記』」。大俠都是「人在劍在」,「著作權筆記」應該也會是「人在『著作權筆記』也會在」。

  • 經營網頁,自己受益最多。且自己的專業度要夠,在與網友們的互動中,讓自己更接近實務

「著作權筆記」給大家帶來很多助益,但其實我是最大的受益者。透過「著作權筆記」中的「有問必答」及「討論園地」,在和網友們互動中,讓我更接近實務,在回應大家的提問時,更能接近事實,解決大家的問題。

我自己的觀察,「著作權筆記」的經營,有一個微妙的存在空間。首先,自己的專業度要夠,才能客觀且引據相關資訊,對於所有的提問,才能作出具信服力的回應。其次,商業網站不會願意耗費資源,長期免費提供專業知識;第三,學者忙於教學、發表學術論文,未必有實務經驗,也不會願意花時間在對學術生涯無益的網路專業分享;最後,著作權專責機關的行政束縛與保守,難以快速回應公眾對解決問題急切。在那個沒有人願意去經營的交會處,正是「著作權筆記」存活的空間。

問:您從多年的公職生涯轉到教學領域,一定有很多的心得,如果要您跟學生分析兩者不同,甚至與從事實務需要哪些預備與個人特質,您是否可以提出一些您個人的建議與經歷?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對著作權這麼有興趣?其實,投身著作權領域,純粹是一個偶然。當年,內政部著作權委員會有一個六等科員職缺,而我有這項資格,也需要一個工作,就這樣應徵獲選,開始在政府部門的職業生涯。

  • 從起初因緣際會進入智慧財產權領域,到後來努力養成專業,體會到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法,知所取捨、勇於決定,不管在哪一個行業,都能讓自己有競爭力

我很幸運的是進入一個專業領域的政府部門,不久後就發現,只要好好努力經營,這項專業很不容易被取代。我很努力地學習,弄懂每一個議題,日積月累,在著作權法制的建置、修正、解釋、對外諮商談判及實務運作,就能累積經驗及建立自己的觀點。能在專業領域的政府部門工作,有機會對社會發揮全面性的影響力,而不只是處理枝微末節的個案或日常重復的行政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這也是讓我願意長期留在專業的政府部門的原因。至於後來選擇離開,則是預見自己的專業生涯,即將面臨專業與行政的衝突。由於體認到專業的養成及持續很不容易,而行政工作很容易被取代,為了避免專業受到行政的限制,於是選擇走專業的路,將行政工作由其他適合的人去做,自己則站在行政機關的外部,隨時提供專業建議,這會是最好的狀態。事實證明,這項選擇對自己的生涯及專業的維繫是對的。

離開政府部門工作後,基於自己的專業,持續在這個領域觀察實務發展,吸收新知,在講台上或網路上分享自己的觀點,協助公私部門解決問題,釐清一些疑問,已經不認為這些是工作,而是一種興趣的經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經驗讓我知道,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法,知所取捨、勇於決定,不管在哪一個行業,都能讓自己有競爭力,適應各項環境。在專業的時代,持續努力在一個領域內經營,都能做出一些成果,對社會有幫助,自己也能獲得肯定,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把工作當作是一件志業來經營,將工作與興趣結合,就沒有感覺到是在辛苦地工作,自然也就沒有真正退休的日子。

問:現在各大學法研所都招收不同特質的碩乙班,據了解,東吳大學算是相當早期就有這樣跨領域的研究所,之前您也擔任過相關研究所的所長。很想聽聽您的意見是:不管是法律系的學生或是非法律系的學生,如果想要深入跨入智慧財產權領域,您會建議他如何分析自我專長或加強的領域以增加競爭力?

智慧財產權是個有趣的領域,也非常實用,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很需要有智慧財產權的素養,能保障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也能避免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由於科技發展瞬息萬變,智慧財產權議題必須隨時關注,否則,很容易就被淘汰。因為智慧財產權涉及相關法律之適用,要跨入這個領域,應該要有一些基本的法律素養。如果需要一些客觀的憑證,例如學位證書、律師執照,就必須進入制度,透過入學、上課、考試,取得資格。否則,數位網路時代,資訊取得方便,善用網路資源,自我學習以提升智慧財產權素養,並沒有問題。東吳大學法學院科技法律組的師資、在職班同學的素質及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優秀,一起來上課討論及分享,師生都能獲益。

問:相信您現在在兩岸智慧財產權領域的知名度及實力也不可小覷,不知就您觀察到的,兩岸學子對專業提問的深度、廣度,及態度有什麼您印象特別深刻想跟我們分享的?

在過去,台灣的智慧財產權制度走在大陸知識產權制度之前,大陸都向台灣學習。近年來,由於大陸各項發展快速,國際智慧財產權相關組織也投注諸多資源,協助大陸跟上國際智慧財產權制度。再加上大陸地大、物博、人眾、是非多,很多案例經過實踐、司法測試及法制改革,大陸的智慧財產權制度發展迅速,而台灣這幾年的智慧財產權法制進步不多,大陸發展顯然已有超前台灣之情勢。

  • 過去台灣智權制度超前大陸,但大陸受到國際相關組織協助,且因其地大、物博、人眾、是非多,案例經過實踐、司法測試、法制改革,未來其智權的發展仍有值得台灣參考者

不管喜不喜歡大陸,也不論統獨觀點,我們都必須關注大陸發展,知己知彼。甚至以謙卑的態度,面對並學習大陸的發展。我們可以這樣觀察,當大陸發生某一類案件時,台灣未必也會有,但我們可以試著想像,若適用台灣法制,將會做如何處理,而大陸實務上又是如何解決,比較一下有無比較高明?如果台灣法制不足以因應,達到公平合理,又該如何修正。能夠這樣思考,才能對台灣法制有幫助,也能成為大陸之參考,理解大陸,引導大陸,信服於大陸。

人物訪談:默默耕耘「著作權筆記」而有一片天的章忠信老師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