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玟妤律師 

#好萊塢 #  夢工廠  #演員#編劇#導演 #罷工   # AI

#串流平台 # 勞動權 #智慧財產權  #影視娛樂  # 編劇 # 演員

#導演                                                                                                   
                                                                        
                                                                                                                      

向來被認為是電影夢工廠製造基地的好萊塢,最近演員,編劇,導演3個工會共同發起大罷工。這是一起影視產業的勞動權益和智慧財產權議题,讓我們來看看這次好萊塢的工作人員大規模的罷工在吵什麼?

許多時候,不是你對或我錯的問題,是時代的改變。例如製衣產業,在政府遷台的眷村時代,物資缺乏,只有達官貴人會找裁縫師傅量身訂製衣服,平民百姓就是新3年,舊3年,縫縫補補又3年。當時的衣服就是大的穿完給小的穿,一件衣服穿個10年是常態,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曾幾何時,成衣產業興起,便宜又快速的成衣符合普羅大眾的需求, 裁縫業就没落了,裁縫師傅手藝再好,也回不去過去的榮景。而近期又興起所謂的快時尚,更加速衣服汰舊換新的速度,甚至地球環境無力消化快時尚淘汰的速度,還引起了環保的危機。這是時代的眼淚,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這次好萊塢的大罷工,是因為串流平台的興起,使得整個影視娛樂產業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與改變,編劇,演員,導演都成為受災戶,不得不發動罷工爭取工作權。現在觀眾寧願訂閱串流平台,也不想再回去訂閱傳統的電視節目,或進戲院看電影,因為串流平台己經涵蓋了所有的功能。

好萊塢的制度與台灣不同。台灣對於節目的主持人,演員以及來賓取得的授權,通常是不限次數的播放,這種一次授權,不限次數使用的商業模式,比較接近俗稱的「買斷型」;所以我們在台灣冷門時段看到的節目,幾乎都是過去的新聞或節目不斷重播。播放過去的新聞或節目在冷門時段墊檔,不會再給參與節目的演員,工作人員或上通告的來賓重播的酬勞。所以曾經有演員或來賓認為電視台要他們簽的是「賣身契」,領一次酬勞,無限次重播;而好萊塢是依照播放次數分配利潤,只要節目還有播放,曾經參與節目的工作人員都還可以領到收益。這個制度有點像手機鈴聲的計費方式一樣,只要用戶點選使用某首歌作為手機鈴聲,電信公司就會依用戶訂閱的期間發放利潤給創作者。

好萊塢過去給予曾經參與節目的編劇及演員,是採取「分潤型」; 現在串流平台要改採「買斷型」。演員編劇過去可以分配到的收益,未來可能消失,對於影視從業人員的收入當然有影響。另一方面,串流平台希望演員簽署肖像權文件,未來用AI科技就可以讓有這個肖像的人物自動演出,不用再支付演員的酬勞或分潤。這對於長期有分潤收益的好萊塢生態,當然產生結構性的衝擊。難怪編劇演員導演大家走上街頭抗爭!

問題是串流平台和AI科技的趨勢擋不住,勞方可以向資方發動抗爭維護工作權,但不論勞方或資方都無法阻擋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媒體。今天這波抗爭成功了,下一波新的科技又來勢洶洶。除非回去當山頂洞人,否則新的科技勢必帶來新的視野和技術,也同時帶來時代的眼淚。就像報紙產業當道半個世紀,當網路出現後,回不去了。台灣的無線電視三台當道數十年,有線電視的興起瓜分大餅後,回不去了,現在串統平台的興起,無線電視和有線電視都回不去了,電影院也關了一大半。

在這些新科技新產業的事件中,都會混合參雜著勞動權益和智慧財產權的議題,應該怪誰? 怪罪資方?怪罪勞方?還是怪罪新科技的發展?是不是只要封鎖串流平台,就可以保障大家的勞動權益和智慧財產權? 如同前述的製衣產業一樣,有時候時代的眼淚是不可歸責於雙方的事由,當趨勢己經不可逆,無法回到過去的榮景,你死我活不是眾所樂見,或許順應科技的發展,擕手往前找到未來的合作模式,才是共存共榮之道。

好萊塢大罷工在吵什麼?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