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本會理事)
利用假日一口氣看完8集的電視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深深覺得,這是近幾年難得一見的好戲,也終於明白,為何這部戲劇會成為引發近日來台灣#MeToo運動的導火線。如此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戲,值得推薦大家欣賞。
其實,現在才來推薦這齣戲,實在是慢了一步。因為,這齣電視劇早在4月底上架Netflix,迄今已近三個月,該先睹為快的朋友們大概也早就都搶先看完了。事實上,我臉書這三個月來也不斷被這齣戲的相關貼文洗版,顯見,身邊的同溫層應該多半都已看完這部電視劇,我算是後知後覺的跟隨者吧!
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部電視劇(特別是所謂的職人劇)除了要拍得好看,更重要的是必須夠寫實,不能被內行人看破手腳,覺得編劇亂寫一通。《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描述總統大選不同陣營競選團隊幕僚群運作的電視劇,以一個在新聞圈打滾多年,而且曾經參與過幾次選戰的我來看,算是拍得非常寫實,也能感受到編劇們在下筆前的田野調查功課作得非常詳盡,才能還原許多真實社會裡的點點滴滴。
但導演和編劇的野心很大,想在這部短短8個小時的劇集裡照顧到很多議題,但也因此,所以很多重要的議題又僅能輕描淡寫的點到為止,不免可惜。例如,劇中討論到雙薪家庭如何分擔工作及家事、家庭與事業間如何兼顧與平衡、同性戀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圈中的困難與掙扎、死刑執行往往是執政黨為扭轉低迷民調的工具。其實,這些議題都很有繼續延伸的潛力,但或許也是為了不想讓整部戲劇發散到無法收拾,所以最後都只能輕輕帶過。
此外,劇中對於組織內科層制度的上下關係,也有很深刻的描繪。例如,女主角翁文方為了捍衛部屬的權益,要求長官必須正視職場性騷擾行為,長官事後卻以各種理由打壓她的工作,意圖逼她低頭。這種權術運作與霸凌行為,其實在職場上屢見不鮮,但很少能真切的在一齣戲中完整呈現,而《人選之人:造浪者》做到了。
劇中對於政治、權力的運作與妥協,也描述得非常清晰。劇中公正黨的主席林月真個人的信念是支持廢除死刑,但在選戰關頭,面對廢死團體的詢問,卻因為擔心會趕走選票而不肯表態。林月真認為,要掌握權力,才能進行改革,如果沒有權力,就算在一大堆連署書上簽名,仍無濟於事。但廢死團體的大老問她:「妳當年跟我們一起站在街頭時,怎麼不覺得一定要當總統才能改變社會?」同樣的,當翁文方為了部屬張亞靜被資深黨工性騷擾而向上級反映時,上級長官卻要她以大局為重,要先贏得大選,才能考慮要如何來處理這件性騷擾事件。
當然,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取得政權、掌握權力的確是實踐理想最快的方式,但是,當政權在手,權力在握時,理想又會不會因為種種現實因素的考量而大打折扣?說到底,政治人物真正追求的,是改革?還是權力?
性騷擾事件在本劇中當然是重中之重的重點。翁文方的那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成為經典,也感動了無數的觀眾。今年5月底開始延燒的#MeToo運動,許多被害者也都在臉書發文時標註「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看得出來,她(他)們都是受到翁文方這句話的激勵,而決定勇敢的站出來。
但性騷擾事件向來是職場上最難處理的一種侵害行為。一方面,性騷擾往往來自權力/性別/身形不對等的一方,而且大多為無預警的突襲行為,被害人很難預防或抵抗,另一方面,性騷擾發生的當下,常常是僅有加害人與被害人在場的私下場合,如果沒有不特定多數人得共見共聞,當被害人與加害人各執一詞時,被害人常會擔心自己的指控或申訴能否得到有效的支持或信任?會不會反被加害人潑髒水抹黑,而受到第二度的傷害?再者,這個社會的慣性就是檢討被害人,「不穿那麼短/那麼露,人家怎麼會摸妳?」、「不是自己舉止輕浮讓人會錯意,人家怎會表錯情?」這都是最常見的反應,但卻也是被害人最怕接到的回饋。
但就像《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翁文方說的:「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性騷擾慣犯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之前有太多的被害人「算了」,才會讓加害人有恃無恐。而這些被害人得知在自己之後,還有其他人也受害時,其實自己的心也跟著死掉。只有勇敢站出來,嚴厲指控加害人時,加害人以及他週遭的同僚們才會知道,職場上是不容許這種任意侵犯他人的行為存在。就算以前父權社會中存在太多這種習以為常的惡行,但任何時候,只要有人願意站出來阻止,這種現象就會終止。
身為性騷擾被害人的家屬,我和內人一起看《人選之人:造浪者》時的感受自然比旁人更深刻。「不要檢討受害者,不要消費受害者,別造成二度傷害」,這些提醒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加害人受到應得的懲罰,讓公平正義獲得實踐,這才是我們努力追求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