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本會理事)

看完《晶片戰爭》差不多一個月了,但腦中還是常常反覆想起書中的某些段落。這是一本很厚(468頁)又賣得很貴(定價720元)的書,可是,如果要我推薦今年內最該閱讀的一本科普書、經濟書、趨勢書,我只推薦這一本。

在21世紀已經過了五分之一的今日,提到「晶片」,即使是學齡兒童都知道那是什麼玩意。但如果要再進一步說明,晶片到底是什麼?就算擁有大學或研究所學歷,如果不是理工科系出身者,大概都說不清楚。

這個小小一片,小到肉眼已不可見,小到進入奈米製程的東西,充斥在我們身邊,幾乎無處不在,對人類的日常生活卻又影響至鉅。晶片,是怎麼創造出來的?為什麼具有這麼大的威力?《晶片戰爭》這本書,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把創造出晶片的這段歷史告訴我們。

簡單來說,最早,是電晶體的發明取代了真空管。之後,是將多個電晶體聚集在一塊矽片上的積體電路,又取代了單一的電晶體,此後,積體電路的製程愈來愈精密,這個俗稱為半導體或簡稱為晶片的產品,也成為二十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晶片誕生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設計不斷更新,晶片上所容納的電晶體也愈縮愈小、數量也愈來愈多,運算的能力也就愈來愈大,應用範圍更是愈來愈廣。

晶片應用在戰場上的威力,令人印象深刻。

書中提到,越戰時,美軍發射的麻雀飛彈,僅9.2%命中目標;空軍投射的炸彈平均落在距離目標128米的範圍內;北越有一座長達160米的鐵橋,橋的周圍有800多個彈坑,每個彈坑都是美軍轟炸造成的,但沒有一枚炸彈命中目標。1972年,德州儀器公司為美軍的飛彈上安裝一個簡易的雷射感測器與幾個電晶體後,就把投擲638次但命中率為零的武器,變成了精準摧毀的工具。從此,國與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不再強調量的多寡,而是質的提升,畢竟,亂槍打鳥的盲目攻擊,還不如彈無虛發的致命攻擊。

晶片應用在戰場上,威力無窮;應用在商場上,同樣威力無窮。時至今日,我們可能難以想像,如果我們生活周遭沒有晶片的輔助,我們很可能馬上要退回石器時代。

想想我們每天都會接觸的手機、電腦、車用電腦、GPS、甚至電視、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一切家用設備,全數都要使用晶片;儲存資料的記憶體、強力運算功能的CPU和GPU,也全都要使用先進製程的晶片,沒有晶片,電腦無法計算,網路無法運作,資訊更不可能流通,那樣的景況,難以想像。

《晶片戰爭》也提到台積電與張忠謀。書中提到的許多資訊,也讓我對台積電有更清楚的認識。

回想起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經參觀過台積電,當時,台積電就已經是一家享譽全球的晶圓代工廠,我們一行人在台積電公關人員的導引及介紹後,走馬看花的看了幾處台積電可以對外公開的設備,在最末的綜合座談時間,我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我請教台積電的主管,台積電向來對外宣稱,只作代工,不作設計,這和台灣過去的服裝製造、鞋類製造有什麼不同?台灣的產業如果永遠只把自己定位為代工業,永遠為人作嫁,什麼時候才能創造出自己的品牌?更何況,身為代工廠,只能仰賴設計商的訂單,萬一哪天設計商不下單了,代工廠還有存活的一天嗎?

台積電的主管沉思了幾秒後回答我:「所以,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技術上,永遠要領先其他的代工廠,我們要做到最快、最好、良率最高,這樣才會永遠保有競爭優勢。」

當年,我對台積電主管的回應不太滿意。在我淺薄的觀念裡,我對代工業一向抱持著悲觀的態度,我總是認為,代工業的門檻不高,只是個高勞力、低毛利的產業。如果無法設計自己的晶片,沒辦法創立自己的品牌,就永遠只能依附他人,賺取微薄的利潤,這樣的產業發展,是看不到明天的。

二十年後,事實證明,我當年的看法當然是錯的。

我沒辦法想到,晶片產業的發展會如此迅猛。更沒想到晶片產業會成為一個生態圈。晶片從設計、製造、測試到封裝,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有獨立的廠房來處理,整條產業鏈已經大到不可能只交到一家公司手中,而為了爭取訂單,每一家廠商都努力改進自己的生產設備,以台積電為例,他們必須不斷朝著更精密製程的方向前進,工業技術的概念已經被工藝設計所取代,當晶圓製造已經走入奈米化製程後,它已不是一般人所能跨進的高門檻行業了。

如今,台積電已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晶圓代工廠。在非先進製程上,日本、韓國、美國及中國大陸等地,仍有幾家公司具備生產能力,但這些晶圓代工的利潤不高,屬於紅海市場。而在先進製程上,台積電的技術仍然遙遙領先,因此也擁有其他代工廠所無法企及的豐厚產值。

但也正由於台積電的晶圓代工技術無人能及,所以,在讀完《晶片戰爭》這本書之後,我更相信以下幾點:

一、我相信張忠謀先生的觀點,全球化已死,特別是在晶片產業上。

二、我確信台積電的廠房是全台灣最危險的目標之一,當台海戰爭發生時,台積電絕對有可能被外力摧毀。

三、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是理性的選擇。

在《晶片戰爭》一書中,作者提到當初美國矽谷開始發展晶片設計,蘇聯一看苗頭不對,但他們的解方不是研發,而是下令「給我抄!」所以,蘇聯的晶片設計只能一直尾隨美國,無法超越。

隨著摩爾定律的節奏,晶片的設計與發展也愈來愈朝向精密製造的方向前進,等到晶片製造變成一項非常具挑戰性的工藝後,大多數的晶片設計公司已經沒有能力同時負擔晶片製造的成本,這時,晶片製造就成了一個專門的產業,類似台積電這種晶圓代工廠也就應孕而生。等到晶片在各產業的應用愈來愈廣,晶片的需求量也愈來愈大的時候,最初,美國還能容忍對手國家自由購買晶片,但後來,為了避免對國家安全產生威脅,就開始管制先進晶片的出口。美中貿易戰開打後,這樣的情形變本加厲,除了限制先進晶片出口到中國大陸以外,晶片法案的推出更限制了整個晶片產業鏈不得與中國有所牽扯,更甚者,晶片製造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光刻機,也被限制不得輸入中國,這使得中國晶圓代工廠無法發展更高製程的生產技術。

可以這麼說,當先進製程的晶片已經變成具有高戰略價值的商品,全球化的可能性就已消失。

再繼續往下推想,中國的晶片製造技術如果一直落後於美國,這也代表,在科技應用上,中國也將一直落後美國及親美集團。除非中國願意面對並接受這樣的事實,否則,中國只剩兩條途徑可以選擇。一是尋找彎道超車的路子,想方設法找出革命性的晶片生產製造技術,一舉超越美國,否則,它就只能想辦法奪取世界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廠。而放眼世界,握有晶片最先進製程技術的代工廠,就是台積電。

這樣的說法絕非危言聳聽。我們可以回想,兩次波灣戰爭,所為何來?不就是為了爭奪原油的控制權?對戰略物資的掠奪,各強國的心態皆然。當先進晶片成為戰略物資時,先進晶片製造廠如何不可能成為各強國覬覦的標的?一旦台海戰爭開打,台積電必定成為兵家必爭的目標。敗戰的一方,為了避免台積電成為對手的禁臠,摧毀台積電絕對是理智的選擇。只是,是由哪一個國家發動?這就得看誰是敗走的一方了。

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台積電選擇赴美設廠,表面上的理由是美國政府軟硬兼施的壓力所迫,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未嘗不是分散風險的設計。

當手中握有高端晶片生產能力的國家,不再只限於台灣;當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也能生產三奈米製程的晶片時,摧毀台灣的台積電,就不再那麼必要。也因此,儘管台積電赴美設廠,會大幅增加營運成本,但就風險分散而言,這樣的成本支出仍是值得的。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八個字似乎正好說明了台積電的無奈。台積電面臨的威脅,也讓股神巴菲特毅然決定將他手中持有的台積電股票全部出脫。如果連股神都做出這麼明顯的大動作,眾人還看不清楚台積電所承受的威脅和壓力,那也似乎過度樂觀到了天真無知的地步。

被捲入晶片戰爭的台積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