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尚昆
對很多人來說,無論是訴諸法律、據理力爭甚或動之以情都沒用。很難說他們是缺乏理性,或許是在理性之上,有很多超越理性的私欲、自我、幻覺、迷思,造成對話無交集、溝通無效率,最終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左傳
公元前668年的秋冬,虢國二次入侵騷擾晉國,晉獻公本來在翌年(公元前667年)要攻打虢國,大夫士蒍建議晉獻公,讓虢公繼續驕傲吧,等他「驕而棄民」,我們再下手吧。
公元前658年,晉國大夫荀息向晉獻公獻策,用美玉與良馬賄賂虞國,跟虞國借道攻打虢國,虞公不聽大夫宮之奇的勸告,不但答應晉國借路,還幫晉國當開路先鋒,一起去打虢國,讓晉國攻佔了虢國的國都下陽。
公元前655年,晉國又來借道伐虢了,宮之奇依然極力勸諫虞公,這裡為我們學習了「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來形容現實危機的一句成語。
虢國和虞國不但是近鄰,虢國可說是虞國的屏障,虢國如果被滅亡,虞國不僅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反而隨時有被晉國吞併的危險。虞公不聽,宮之奇無奈,只好帶全家離開了虞國。
結果,不出所料,晉國在滅掉虢國之後,在回程路上滅掉了虞國,生擒虞公。
林紓的解析
清末民初的林紓先生說左傳這篇文章,寫得很好。
虞公用「宗」及「神」的無知藉口僅短短二句,但宮之奇卻長篇大論的勸諫,一愚一智,對比鮮明。
左傳一開始就用了「復」及「再」點醒讀者,「晉國借道」不是第一次了,預示了虞國將毀在此二字上;又用「宗」及「神」來顯示虞公之愚,可見左傳文章用字精鍊。宮之奇的苦口婆心最終止於「弗聽」二字,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最後用二個「矣」來做無奈的結論,林先生稱為「雙鎖之筆」:一斷虞之亡、一斷晉之得。
東萊博議
東萊先生呂祖謙評論虞國因為貪婪、虢國因為驕傲,自取滅亡,不足為奇,他奇怪的是,虞公拒絕宮之奇諫言的理由,都是不切實際的空話,怎會如此?他用誅心論想通了其中的道理。
宮之奇勸諫虞公是從國防、軍事、國際情勢來分析,再讓晉國借道,虞會有滅國之禍啊,但虞公跟宮之奇說:「晉國是我們的宗親,不會害我的。」,宮之奇說:「您忘了虢國也是晉國的宗親嗎?更何況晉獻公也才剛殺戮了同宗的桓、莊子弟,他們的關係比我們更親啊」;虞公再用鬼神之說當理由:「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東萊先生認為,像這種聰明但無恥的國君,面對臣子的勸諫時,如果就事論事的討論、思辯,自己常常會理虧的,所以就「託之於神怪」,你跟我講人事道理?我就跟你說鬼神信仰!把推理過程弄得恍惚迷茫,讓你臣子不知如何再說下去。
虞公實際上是受不了晉國的美玉、良馬賄賂誘惑,但又不能把真心話說出來,所以才不著邊際的亂扯一通。
東萊先生表面上評論宮之奇看不出來虞公裝傻,還浪費心力勸諫。其實,真心感慨虞公貪婪到失去理性了,面對這樣的國君,你宮之奇再忠心,「然何補於成敗之數哉!」。
心得
經濟學家科斯說,他不相信人是理性的(企業或廠商有可能是理性的),或許比較精準的說,「人不總是理性的」。相信我們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上,常常碰到以上東萊先生評論提到的情形,無論如何苦口婆心,無論如何真誠對待,對很多人來說,說法說理甚至說情都沒用。很難說他們是缺乏理性,或許在理性之上,有很多超越理性的私欲、自我、幻覺、迷思,使得對話無交集、溝通無效率,最終眼睜睜的看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