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尚昆
說起葛亮,他的成名作《北鳶》、《朱雀》,可以看出他說故事的功力,2023年的新作《燕食記》更上層樓。
本書以多位互有傳承的廚師為民間英雄做題材,長篇敘事具恢弘的風格,強烈呈現史詩(Epic)的企圖。
故事以名廚師徒各自離奇的人生與恩怨情仇開講,看大時代中的小人物,說小人物的大故事。整個故事的時間軸從清末一直到中國收回香港,地理背景為香港及廣州雙城,有曲折離奇的人際關係,動人回味的情感互動及粵港美食的技法典故。
我開始看本書時,先被港點美食吸引,沒想到第一章終了就來個驚人轉折,接著不斷起伏跌宕,一直到故事結束,讀者與故事中人物終究一樣地理解與釋懷。
類此「大時代」的故事,總會有一種與「善與自己和解」(認命)及「雖千萬人吾往矣」(堅持)間的掙扎與拉鋸。不過本書提出的安身立命價值觀是: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才是沒有命。
大時代中壞人不多,壞的是組織、團體,個人有那麼點小惡,很容易被寬容原諒,但且有那麼點善良光輝,都會被放大為典範。
本書中的「太史春秋」故事是根據真實人物改寫,「太史」指清朝末代科舉進士江孔殷,他是民國初年的傳奇人物。江的十一女婿汪希文還寫了本《我與江霞公太史父女:汪希文回憶錄》,汪是汪精衛的姪兒,這本回憶錄除了寫汪精衛與袁世凱的交往,還寫江孔殷一生的傳奇,真實人生比小說還精彩。
什麼時候會看什麼書真有一種緣分。我早買了葛亮的《北鳶》、《朱雀》,但一直看不下去,總停在前幾頁,但一口氣看了《燕食記》兩遍,趕緊把前兩本找出來補一下。看《燕食記》時,本不知「太史公」此號人物,無意中找到《我與江霞公太史父女:汪希文回憶錄》,剛好補上了小說取材。
附帶幾句,只要是王德威先生寫評論的小說,建議看完小說再看評論,以免被破哏而減少閱讀樂趣。
讀葛亮《燕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