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

我是個書蟲。年輕時候,一年可以啃掉200本書,這幾年,年紀大了,視力差了,工作忙了,閱讀的時間也被嚴重壓縮,但我仍然勉力維持一年至少120本書的閱讀量。但每年匆匆讀過這麼多書,真能在心頭留下印記的,卻不多。近一兩年,或許是年事漸高,突然懷念起年輕時讀過的一些書,很想找回來再讀一遍,除了想重溫當時閱讀時的感動,也想看看,不同年紀再讀同一本書,會不會有不同的感受?最近,就把27年前讀過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拾回來重新閱讀。

忘了當年為什麼會選上這本書的。但我當年讀時,心中有很強烈的「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特別是讀到作者與十六年未曾謀面的老師墨瑞再一次相逢時,作者開著車,一邊用肩膀把行動電話頂在耳邊講話,一邊看著車上的數字鐘,因為他回程飛機預計幾個小時後就要起飛,他還要將視線瞄到路旁郵筒上的門牌,以免錯過,他又把廣播開著,收聽新聞。他同時要做好幾件事。

當他跟電話中的製作人說:「倒帶,這部分我再聽一遍。」卻突然間,他已經到達目的地,也看到坐在輪椅上的老師。

作者說,他突然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和老師重聚,別的不說,至少,他電話都還沒有講完。因此,他希望老師沒注意到他的到來。但老師正微笑的看著他的車,等著車上的人下來。而他,卻只能關掉引擎,在座位上放低身子,假裝是在找東西…。

作者說:「我做的是我現在最拿手的事:處理自己的工作。就算我垂垂將死的老師在他家草坪上等著我,我仍然在工作。這不是值得誇口的事,但我的確如此做了。」

我記得,當年的我,還在聯合晚報任職,每天跑新聞忙到天昏地暗。我同時又接了TVBS《顛覆新聞》節目的製作顧問和固定來賓的工作,手邊又有好幾家雜誌的外稿要處理。真的是一根蠟燭好幾頭燒。

因此,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在書中所描述的場景,我何只是感同身受?那根本就是我日常生活的寫照啊!

說實話,這麼多年來,《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當年很忙,忙到身不由己。他的分身乏術,他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的無奈,我完全能體會。至於書中的老師墨瑞,到底跟米奇上了些什麼課、教了他哪些寶貴的人生經驗?我可真是一點印象也沒有。

但我一直很好奇這本書是怎麼問世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到底是一部創作文學?還是作者米奇.艾爾邦的親身經歷?

於是,我回頭去查了維基百科(27年前,可沒有這種玩意兒!),在網路上,我看到艾爾邦的生平,他畢業於布蘭迪斯大學,撰寫報紙專欄,主持廣播節目,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這些經歷,和書中他的自我描述,完全相同。我再查了《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的維基百科,網路上說,這本書是米奇.艾爾邦的回憶錄。所以,看來,這本書真的是他人生中的一段真實經歷。怪不得這書裡寫到的許多細節,能如此清晰,如此動人。艾爾邦因此書爆紅後,他又接連寫出《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再給我一天》、《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等等著作,之後的這幾本書,我相信應該都屬於個人創作,而不是親身經歷,所以,也都沒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麼深刻,果然,親自走過的人生,才能有最深刻的體悟啊。

這回重看《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主要的時間都是利用在三總急診室和病房陪伴老父,趁他昏睡之際抽空閱讀。在這種心境下重讀此書,有著完全不同的況味,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經過時間的淘洗,年近六旬的我,和當年三十出頭時的人生體驗大不相同,我慢慢能夠從書中老師墨瑞的立場和心情來反芻他的一言一行。果然,人生最好的老師就是歲月啊!

先概述這本書的架構吧!

本書作者米奇.艾爾邦1979年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他曾受業於社會學老師墨瑞.史瓦茲,一個身形矮小的老人。米奇在學時的表現深受老師的激賞,畢業典禮時,米奇承諾要和老師保持聯絡,但顯然事實並非如此。他大學畢業後,原本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但在舅舅罹癌過世後,他大夢初醒,覺得人生可貴,於是返校再修了一個新聞碩士,成為一名體育記者,之後,他的事業愈來愈成功,買了房子、換了車子、投資股票,他的人生加足馬力全力衝刺,深怕會錯過任何機會,但也因此,他一直錯過再回學校跟老師相會的時機。

老師在1994年被診斷出罹患了路格瑞氏症(ALS),病症會從腳部一路向上延伸,肢體逐步衰退無力,而且無藥可醫,最後蔓延至肺部時,他會因為肺部無法自主運動,導致窒息死亡。老師明知人生有限,但他並不棄餒,反而利用最後的生命時光,和來訪的好友一一道別,並主持若干的討論死亡的小組,大家一起探討死亡的真正意義。

墨瑞樂觀直面迎向死亡的人生態度透過報章傳了出去。1995年,美國廣播公司的《夜線》節目訪問了墨瑞,節目播出後,米奇看到了,也知道老師不久人世,他決定回去看看老師。

於是,就出現了本篇最前面提到的那一段兩人再次相逢的場景。

米奇飛行了1200公里,見到了昔日恩師墨瑞,老師和他閒聊,跟他說,想要告訴他死亡的滋味,希望米奇常來看他。

但米奇的工作太忙了,他雖然口頭答應,但實際上根本沒辦法持續來看老師。沒想到,不久之後,他工作的報社突然發動罷工,身為工會會員的他,頓時無法工作。利用這樣的空檔,他再次與老師相約,每周二搭著飛機前去探望老師,也從此展開了14堂星期二的課程。

「14堂課」是一個很巧妙的安排。通常,大學一個學期的課程大約是18周。扣除掉期中、期末考和開學第一周的準備周,通常,為一門課安排的授課時程大約也就是14周。所以,墨瑞等於是為米奇再開了一門課,讓他補修了一個人生學分。

在這門課中,墨瑞和他討論了死亡、恐懼、衰老、貪婪、家庭、社會、寬恕、愛、婚姻、感情與執著、有意義的生命等等。這些主題,都與賺錢無關,但卻是一個老人寶貴的人生體驗。

米奇這樣形容他的老教授墨瑞:「他站在鐵道上,聽著死亡列車迎面而來的拔尖汽笛,他很清楚生命中什麼才是重要的。」所以,墨瑞也把他人生總結出來的精華傾囊相授。

墨瑞說:「我無法上街購物、無法管理銀行帳戶、無法出去倒垃圾。不過我可以坐在這裡,數著不多的日子,思索著我認為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你認為可怕,它才會可怕。看著我的身體慢慢萎縮至死,是很可怕,但這也很可喜,因為我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

「我們的文化不鼓勵你思考這些事情,一直到你要死了為止。我們整天忙著以自我為中心,關心事業、家庭、賺錢、還貸款、買新車、暖氣機壞了得修理─我們忙著千頭萬緒的瑣事,讓自己這樣一天過一天。所以我們不習慣退後一步,冷眼旁觀自己的生活,然後問一句:人生就是這樣嗎?我所要的就是這樣嗎?是不是少了些什麼?」、「你需要別人在背後戳你一下。你不會自己想到。」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不然的話,我們就不會這樣。」

「學著如何死亡,你就學到如何生活。」

所以,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呢?

老教授認為:「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

「我會不會擔心自己死後被人淡忘?」、「我不認為我會。我曾和那麼多的人有過深刻又親近的交往。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

他也告訴米奇,人與人之間,沒有那麼大的不同。他說:「相信我,到臨死前,你會知道這是真的。我們的開始都一樣─出生;我們的結尾也都一樣─死亡。那麼我們又有多大不同?」、「生命一開始時,我們是嬰孩,得要靠別人才能存活,對吧?到生命盡頭時,你若變得像我一樣,你也需要別人才能存活,對吧?」、「但在開始和結束之間,我們也同樣需要別人。」

「要有惻隱之心,彼此照顧扶持。只要我們學到這一點,世界就會變得美麗許多。」

「不相愛,即如死滅。」

我在書中也看到墨瑞提到他對於生兒育女的看法,他的論點,很值得那些正在為了要不要生養下一代而困惑的年輕人參考。

他說:「別人問我應不應該生小孩的問題時,我不會教他們怎麼做。我只是簡單的說:『沒有別的經驗比得上生兒育女』。就這麼簡單,這件事沒有別的可以取代。朋友不行,愛人也不行。如果你要對另一個人負起完全的責任,學著如何去給予最深的愛與關懷,那你就應該生小孩。」、「即使你得付出一項很高的代價。」、「因為你總有一天得離開他們。」

我對這段話的感受很強烈。

我很愛我的孩子,愛到近乎寵溺,但我也知道,我之所以這麼疼惜孩子,是因為總有一天我不得不離開他。想到我到了這般年紀,還有老父陪伴,我知道我的孩子沒有我這種福份,心中自然覺得歉咎,而我能做的,就是利用所有能用的時間,盡可能的陪伴孩子長大。所以,我完全明白墨瑞說的,「生孩子得付出一項很高的代價,因為你總有一天得離開他們。」我完全懂得。

在書中,我也看到米奇描述他為喘不過氣的墨瑞拍背,或是拿出油膏抹在手上,按摩著墨瑞的腳踝。我發現,這和我最近為父親做的事情,一模一樣。我完全明白米奇為什麼會願意為墨瑞做這些事。因為那是發自內心的疼惜與不捨。墨瑞也同樣感動,他甚至說,如果他能再有一個孩子,希望那孩子是米奇。

墨瑞也提到很多與死亡有關的觀念,他說:「只要我們可以彼此相愛,並記得我們有過的愛的感覺,我們就雖死猶存。你所曾激起的愛意,都仍留存於世,所有的記憶都還在。你並沒有死,你仍活在那些你曾經打動的人,曾經互相扶持的人們心中。」、「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

墨瑞的想法,我非常認同。我常在想,什麼叫作死亡?我覺得,當一個人不再被這個世界記得,他才算是真的死亡。只要這世界還有任何一個人記得他,他就仍然活著。

我也很喜歡墨瑞在書中講的一則故事。

這故事是有關一個小波浪,在海裡翻滾著,無憂無慮。直到有一天,他注意到,其他的波浪都在他前面,拍擊著海浪。

小波浪很害怕,他發覺「我的最後命運也是這樣。」他對另一個波浪說:「我們都會拍打到岸邊!我們這些波浪都會化為烏有!這不是很可怕嗎?」

另一個波浪說:「錯了,你才不了解。你不是一個波浪,你是海洋的一部分。」

的確如此,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曾經一度,我們幻化為人,在世界走一回,最終,塵歸塵,土歸土,我們最終又回歸到這個世界,仍然成為它的一部分。就像波浪,最後還是會成為海洋的一部分。

想到這裡,突然沒有那麼害怕死亡了。

最終,墨瑞在一個星期六離開人世。他也從一個波浪,最後回歸成海洋的一部分。

墨瑞臨終時對於生命的豁達,讓我難以企及。我不知道我走到人生的那一天時,能否擁有墨瑞一般的平靜與看透。那的確需要時間與智慧的淬練才能得到。

但我很喜歡本書作者在結語時寫下的這段文字:「我有時會回想起找回我老教授之前的那個我。我有話跟那個人說。我要告訴他什麼才是要緊的,要小心不要重蹈覆轍。我告訴他,要心胸開闊,不要受到那些張牙舞爪價值觀的誘惑,你心愛的人講話時要用心傾聽,彷彿這是你最後一次聽他們講話。」

我反覆的讀著這一段,也反覆的告訴自己,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要在名利之外找到更值得追求的人生,不要等到一切都來不及時才來追悔。

人生,沒有重來。

重讀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