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本會理事)

美國前國防部長馬克.艾斯培(Mark T. Esper) 出版了回憶錄《A Sacred Oath》,中文譯本《一觸即發》也在今年7月上市。在這本厚達五百多頁的巨著中,艾斯培直言無諱的說出他在川普總統內任擔任國防部長18個月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在總統大選後被川普不留情面開除的過程。坦白說,政治人物的回憶錄我看過不少,但像艾斯培《一觸即發》書裡寫得這麼深入而不留情面的,還真少見。

艾斯培畢業於西點軍校,另擁有哈佛大學碩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他在西點軍校畢業後,即接受美國陸軍遊騎兵特種訓練,並到美國最精銳的101空降師服役,10年後,他轉調到國民兵、預備役服役11年後以中校軍銜退伍。

除了軍職歷練之外,艾斯培在華府也有多年的府會運作資歷,又曾在超級軍火商雷神公司擔任政府關係副總裁。2017年,艾斯培被任命為陸軍部長,2019年7月擔任國防部長,至2020年11月9日被川普開除為止。這本《一觸即發》的時代背景,約莫就是艾斯培擔任陸軍部長及國防部長時期的所見所聞。

看完這本書,當然讓我感觸很深,也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傲慢、自大、狂妄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

艾斯培在本書前言寫下的第一句話是:「他說:『你就不能拿槍對著他們打嗎?只要瞄準腳、或是別的地方,都可以。』」

書裡提到的「他」,不是1989年中國大陸的鄧小平或李鵬,而是2020年的美國總統川普。他因為華盛頓特區發生的群眾抗議活動而大為光火,竟指示國防部長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出動一萬名兵力以制止暴力,並要軍隊對示威的群眾開槍。坦白說,讀到這一段文字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種猶如集權國家領導人才會做出的指示,竟會出自於一個老牌民主國家的領袖?而且竟發生在21世紀的今日?

幸好,艾斯培沒有點頭,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將軍也沒有同意。否則,曾經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六四事件,也將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首都上演。

艾斯培的國防部長一職是川普任命的,為何他有勇氣反抗川普?在書中,艾斯培不只一次闡述他的理念:「我們立誓的對象是憲法,而不是總統或某政黨。」他知道他和川普的理念不合,他沒有掛冠求去,是因為他覺得他必須留下來對抗川普,讓國防部遠離政治,因為,若他斷然求去,他不知道下一任部長是否還能像他一樣的堅持到底。

所以,在他接連公然反對川普援引《反叛亂法》出兵鎮壓抗議示威群眾、又改變從德國撤軍的決定、把7月4日國慶活動中原本預定出現的一百多架次空中分列式降至三十餘架次後,艾斯培與川普不和的相處模式已不僅是傳聞,而是眾所皆知之事。但川普還是一直忍耐到總統大選結束後六天,才叫白宮幕僚長打電話開除他。

一通電話,就開除一位國防部長,這種手段當然粗魯無禮,但也完全反映出川普在世人面前的形象。

書中描述這段過程:「米道斯…以沈穩的聲音,帶有北卡羅來納的腔調說:『總統今天下午要開除你。』…白宮幕僚長繼續說:『總統對你很不滿,他認為你不夠挺他。』他補充:『你忠誠度不夠。』我停頓思考了一下,然後以平靜的聲音回應:『那是總統的特權。』不過我也馬上說:『我是向憲法宣誓,不是總統。』」

一個為國家奉獻的部會首長,最後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得知自己的離職訊息,實在很沒有尊嚴,但這正是川普的風格。

其實,艾斯培並非川普的政敵,當年川普任命他擔任國防部長時,也從未想過艾斯培會和他唱反調,但兩人之所以會發生衝突,全然是因為雙方間對「國家」和「憲法」的認知不同。在艾斯培眼中,他是一位文人國防部長,必須效忠國家、維護憲法,並且讓軍隊保持中立,遠離政治。但川普顯然不做如此想,在他的想法裡,軍隊是讓他展現實力的象徵,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強硬,避免讓別人或他國把他視為軟弱無能,不惜流血。所以,在差距如此大的情況下,難怪川普和艾斯培之間的關係緊張。

但艾斯培對抗川普的方式並非直接衝撞,而是在面對各種不合理的指示時,嘗試找出可以最接近川普心意,但又不違反憲法的解決方案,或是以新的建議取代川普原本粗糙的主意,這種折衝過程,其實非常值得納入教科書裡,也讓我好好學到了一堂「向上管理」的課程。

雖然一再面臨了龐大的壓力,艾斯培在18個月的國防部長任內,還是做了很多重要的改革,他確立了文官領導及控制軍隊的制度,並在新冠肺炎發生時,保護並降低美軍在營士兵受感染的風險,更在美國確定要研發疫苗時,動員部隊的力量及資源全力協助研究成果的提早實現。

對外,艾斯培也調整整個美國的國際戰略目標。他不諱言,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假想敵,所以他下令國防大學重新調整課程,規定至少有50%的課程作業必須用來研究中國。另外,他也主張調整美國在全球的兵力配置,減少美軍在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的駐軍,以集中更多的力量對抗中國。他更積極呼籲要加強海軍造艦的計畫,以免讓中國在未來幾年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強的海上武力。可是,為了對抗中國,艾斯培有加大對台灣的重視力道嗎?從本書裡,似乎嗅不到這樣的氣氛。

事實上,在這本厚達五百多頁的書中,提到台灣的部分只有幾處,全部字數加起來還不到一頁,比起委內瑞拉、伊朗、敘利亞、大韓民國、阿富汗等國家,艾斯培對這些國家所花費的筆墨比台灣多更多。這似乎也顯示,台灣在美國的心目中,似乎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艾斯培在書中不只一次抱怨韓國對於美國駐軍負擔的軍費太少。艾斯培說,駐韓美軍的軍費,韓國負擔約1/3,但他認為,這些費用最後都會流回到韓國身上,對韓國並無損失,而韓國負擔的美軍軍費,還不到韓國GDP的2%,實在太低。他直言,韓國至少應該要負擔駐韓美軍軍費的一半。

當然,身為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絕對有權利為自己的部隊爭取更好的待遇,以及設法減輕國防預算的開支,但若從接納國(即韓國)的眼光來看,美國在韓國駐軍,主要還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但這筆帳單卻要韓國買單,無論如何這都不能說是合理的政策。

而艾斯培對於委內瑞拉新舊政權間的看法也值得我們注意。在委國陷入內戰,而美國決定要扶植委國的新政權時,艾斯培反對派兵支援,他只是一再的追問委國新政權:你們決定好要戰鬥了嗎?在他的想法,美軍可以訓練委國的軍隊,但不介入內戰。他說,如果新政權沒有做好跟舊勢力一戰的決定,美軍也沒辦法支持這樣的政府。

看到這裡,不免也想到國內部分樂觀人士常常幻想,台灣一旦有戰事發生,美國一定派出軍隊保護台灣。但這樣的可能性有幾分實現的機會?美國可能樂意代訓台灣的軍隊,但要求美國出兵保護台灣,會否只是不切實際的奢求?從艾斯培的書中也不難看出究竟。

對於台灣,艾斯培在書中提到,美國應該要開始重新審視一中政策及過去支持一中政策的各種聲明,未來也不認再以它作為制定重要外交政策以及配套戰略的基礎。艾斯培也點出,「台灣現在不僅是個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它現在也不再如幾十年前一般聲稱中華民國在法律上擁有整個中國的領土主權。」

艾斯培認為,美國必須公平對待台灣以及其民選政府,他也認為美國沒有理由不讓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也沒有理由把台灣排除在其他重要國際組織之外。

但全書中,艾斯培從沒有提到美國或美軍在兩岸對抗時會協防台灣。他強調,「重新修訂的政策,應該要更準確地反映台灣現在的地位,重申和平解決主權問題的重要性,並迅速爭取世上其他民主國家的支持。但接下來最大的挑戰是要怎麼達成上述目標,卻又不挑起和中國之間的武裝衝突。」顯然,對艾斯培而言,他認為兩岸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重點是「不挑起和中國之間的武裝衝突」。

台灣社會充斥著「倚美論」和「疑美論」兩大對立觀點,我覺得,兩派論點的支持者在相互指責對方前,都該先看一看這本書,看看在美國國防部長的眼中,台灣到底有多少分量,美國又是以何種戰略思維來思考台海局勢。

不過,艾斯培在書中也提到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曾說的話:「為戰爭做好準備,是維護和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兩百年後,另一位美國總統雷根也說:「有實力才有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身為國防部長,我們當然相信他有絕對的理由服膺這兩段話,但對於身處強敵環侍的我們,這兩句話其實也值得我們一直放在心上。

看完本書後,我深深體會到,艾斯培雖是擁有全球最強軍事力量的國防部長,但他絕不是一位好戰之人,相反的,在多次差點引發戰爭衝突的邊緣,都是他力挽狂瀾才把情勢控制住。身為國防部長不好戰且不求戰,盡力克制自己的力量,以免讓美國子弟在戰爭中喪生,並且在每一次選擇使用武力前,思考國際法、憲法和政治制度的規範,這種對於權力和力量的節制,才是一位稱職的國防部長。

更重要的是,艾斯培很深切的明白他該效忠的對象是國家和憲法,而不是總統。當總統下達錯誤且可能把國家帶向不可收拾方向的指示時,他必須有勇氣起身對抗總統而毫無畏懼,他不會為了求官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從這一點觀察艾斯培,他果然是一位擁有正直人格的君子。

最後,談一談本書的書名。原著的書名是《A Sacred Oath》,直譯應該是《神聖的誓言》,對照起這本五百頁的書中,作者艾斯培一再傳達出他對於憲法效忠的誓言,不難想見,「神聖的誓言」的確是他一以貫之的人生信念。但我更覺得本書中文本把書名改為《一觸即發》更有畫龍點睛之效。「一觸即發」四個字,不僅完整描述他和川普之間的緊張氣氛,任何一位關注戰爭與和平,甚至是台海局勢的讀者,都更容易受到這四個字所吸引。「一觸即發」,雖然形容情勢的兇險,但在局勢還未推進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之前,有智之人還是可以踩下煞車,避免兵凶戰危的最壞結局發生。至於誰才具有這樣的大智慧?希望在閱讀本書後,關鍵人物都能有所體會。

一觸即發的危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