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尚昆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教育都受AI浪潮影響,法律也是。我們現在面對AI,光是理解就不容易了,因為無法想像它的範圍及極限。今天介紹二本科幻小說集:《摺紙動物園》及《隱娘》,前者收錄了十五篇劉宇昆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最負盛名,同時榮獲雨果獎、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的〈摺紙動物園〉,與隔年蟬聯雨果獎的〈物哀〉;後者的〈沒有白白死去的神祇〉已改編為AMC動畫影集《萬神殿》(第一季於2022年首播,可惜第二季被取消)、〈真正的藝術家〉也改編電視劇中。
作者身為東方人,書中一些故事與神話、歷史(尤其是中國、臺灣、日本)有關,也與美國參與過的戰爭有關,更有不少作品可作為AI世界的法律社會學補充教材。
先說說作者劉宇昆,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是他把劉慈欣的《三體》翻成英文,後來郝景芳的《北京折疊》的英譯也是他。2015年8月《三體》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6年8月《北京折疊》獲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
劉宇昆在1976年出生於中國蘭州,小時隨父母從蘭州移民美國。畢業於哈佛大學,畢業後成為軟體工程師,先後在微軟和 Idiom Technologies 工作,後進入哈佛法學院,畢業後,他在波士頓擔任律師,主要處理智慧財產權和技術類案件。
對華人讀者來說,很多人因為《三體》英譯者而認識劉宇昆,但其實他成名比劉慈欣還早。2002年隨著《迦太基的玫瑰》一文問世,劉宇昆逐漸受到矚目;2012年,他的短篇小說《手中紙,心中愛》(The Paper Menagerie)分別奪得星雲獎最佳短篇故事獎和雨果獎最佳短篇故事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世界科幻小說大獎的華裔作家。2013年9月,劉宇昆的《Mono no Aware》再次榮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2017年,他辭職專事寫作。
這二本小說集雖說是科幻小說,但故事敘述似寓言般,讓現實世界與想像世界重疊交錯,如果認為小說是一面反映和探討現實的鏡子,那麼科幻小說不但開啟更多想像的可能,更讓我們提前適應未來。
以下筆者盡量在不破哏的前提下,簡單聊聊對幾篇印象深刻作品的心得:
〈書的形狀〉
學習著作權法,總是會討論表達/構想區分,這篇作品讓我們看思想與書寫的關係(或無關係),閱讀的對象能大到或深到何處,書寫、閱讀及詮釋的各種想像。
〈完美配對〉
AI可能幫我們找到適合的伴侶,提供好的生活建議,但能給我們真實而有意義的人生嗎?
〈狩獵順利〉
傳統中國故事,狐狸精想成仙、想有「人生」,科技時代呢?
〈測字〉
作者用英文寫這篇作品真是辛苦了!
〈擬像〉
不破哏,無法介紹讀者看這篇。摘錄精華:「他把這幾年來的許多外遇對象做成擬像,他不斷精進科技技術,擬像愈來愈栩栩如生。如果我母親願意讓他保留那些擬像,容忍他私下使用,他會盡全力不再出軌。」
〈情緒控制器〉
內容就如篇名,如果有這個產品,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影響?本篇還有一些人體科技產品的想像可能。
〈說我愛你的方式〉
陪伴的各種可能與愛的理解。
〈波〉
永生、家族與自我。
〈物哀〉
所謂「犧牲小我」的說法不切實際,作者說:「「我們因為在其他人生命中的位置而有意義。」
〈懷念與禱告〉
虛擬實境、網路生活與人生。
〈不願被束縛的神祇〉〈不願被殺死的神祇〉〈沒有白白死去的神祇〉
完全用表情符號來溝通、談心可能嗎?心智是怎麼回事?真正意義的雲端親人是如何可能?
〈真正的藝術家〉
各種網紅自認為的有創意的「二創」,在網路洪流中的最終去向。
〈隱娘〉
或許這就是故事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