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尚昆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個受歡迎的專欄:Bartleby,這不是專欄作者的姓名,而是以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小說, 《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Street》(中譯:錄事巴托比或抄寫員巴特比)中的主人公命名,主要探討與現代職場和管理相關的問題,這專欄的文章淺顯易懂,筆調幽默諷刺。
赫爾曼·梅爾維爾就是鼎鼎大名《白鯨記》的作者,他這篇短篇小說《Bartleby, the Scrivener》也是名氣響亮。2011年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哲學家Slavoj Žižek聲援時,就多次引用小說中主人公的名言“I would prefer not to“。
赫爾曼·梅爾維爾在1891年就過世了,他的作品自1942年起落入公共財領域,這本小說在臺灣有不少中譯本,最有名的可能是余光中先生的譯本,余先生曾說:「我一生中譯過三本中篇小說,依序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毛姆的《書袋》(The Book Bag)、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2020年九歌將余先生翻譯《老人與海》及《錄事巴托比》集結出版。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中期的紐約華爾街,用一位律師做第一人稱來說故事。
在華爾街開業的老律師,原先已聘請了三位性格各異的雇員,然而隨著業務擴展,他又雇用了一個名叫巴托比的青年來擔任錄事。巴托比在謄寫法律文件方面表現沉著穩定,使老律師很放心,想要指派其他業務,怎料請巴托比協助核對文件時竟被他拒絕。不光如此,巴托比除了抄錄外的其他工作,全都以一句「我寧可不做」來回覆,他堅決的態度讓老律師和同事十分惱火,即使老律師詢問他不斷拒絕的原因,他也不予以回應。某個星期日上午,老律師剛好有事來到事務所,發現巴托比原來住在辦公室,這也是巴托比得以最早上班最晚離開的真相。
律師跟其他人都叫他趕快搬出辦公室,他還是回答:I would prefer not to。最後反而是律師把辦公室遷離,好擺脫巴托比這個大麻煩,等到新住戶到來,要求巴托比趕快搬走時,他還是拒絕。最後他因為流浪街頭被送進監獄,律師雖關心他,為他張羅飯食免於挨餓,但巴托比還是I would prefer not to。故事結尾是巴托比在獄中逐漸衰竭,孤獨死去。
這篇小說因為情節脫離常識與現實,以往被稱為「荒謬小說」,引起很多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思考。沒想到,今天回頭看這170多年前的故事,荒謬竟變成了現實,在資本主義的極致發展下,一般職場工作者所面對的疏離感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是雇主對員工的消極或反抗也不見得能拿出更好的辦法。
我們再回到《經濟學人》,一個講管理領導、職場文化的專欄,以Bartleby為名,除了趣味外,當然有更多的深意。2024/7/11這期專欄的主題叫「給經理人的另類夏日書單」,專欄建議公司的高階主管們,不要再看講經營管理、領導統御或企業文化的書了,應該回頭看看經典文學。偉大的文學作品可以幫助經理人們學到誠實、同理心和商業思維的價值觀,也能洞悉各種虛榮、吝嗇、貪婪及野心。
專欄建議的書單如下:
但丁的《神曲》:看看Virgil如何當主人公的導師,帶領他穿越煉獄和地獄,指出危險、教導斥責及提出建議,且適時退場。
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跟湯姆學學激勵與心理獎勵(例如為圍籬刷漆那段故事)。
卡夫卡的《審判》:人資跟財務主管應該想想官僚主義的痛苦。
威廉高汀的《蒼蠅王》:要學會有效率的開會者必讀。
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要思考數位轉型的經營者不需要讀類似《創新者的困境》的書,讀科學怪人,可能更有啟發。
莎士比亞的作品:壞老闆看看《理查三世》及《馬克白》,考慮繼任接班的可以讀《李爾王》,《奧賽羅》教你如何選擇私人助理。
壞老闆還有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中的亞哈船長,好老闆當然就是狄更斯《聖誕頌歌》的費立維先生。
最後,專欄當然推薦了同名小說:赫爾曼·梅爾維爾《錄事巴托比》,專欄用諷刺的筆法說:「這是一個寬容的老闆把不願意工作的員工留在身邊,造成生產力下降的恐怖故事。」
我自己在職場或團體中的經驗,同事不願意做事或擺爛還不是最恐怖,欠缺能力卻又自以為是的人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