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尚昆

這篇小文涉及利害關係的決策,試著學習如何有效地說服決策者。

左傳文章

西元前651年,晉國里克殺了驪姬後,派人到梁國迎接夷吾。夷吾疑心病重,怕有生命危險,因此賄賂秦國請求幫助,說會把晉國河西的土地送給秦國。秦穆公派軍護送夷吾回國即位,就是晉惠公。不料晉惠公即位後,翻臉不認諾言。

西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向秦穆公求糧,秦穆公答應了。翌年,換秦國發生饑荒了,晉惠公堅持不肯賣糧食給秦國。

當時晉國大夫慶鄭勸惠公,話說得很重:

「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
「棄信背鄰,患孰卹之?無信,患作;失援,必斃。」(「幸災樂禍」的成語出於此)

另一位大夫虢射則幫晉惠公說話,認為先前已經背約不送土地了,現在當然也不存在友好關係。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無損於怨,而後於寇,不如勿與。

晉惠公錯誤的決策,引來了第二年的戰爭。秦穆公實在太氣了,攻打晉國,兩國在韓交戰,晉軍敗退,秦穆公俘獲了晉惠公。

晉惠公兵敗被俘,晉國派陰飴甥到秦國求和,雖然尷尬,但還是把惠公救了出來。左傳文章寫的精彩,林紓先生把陰飴甥的能言善道好好的剖析一番,很值學習。

製圖:吳尚昆

東萊博議

東萊先生認為晉惠公一開使用甘言重賂誘秦,就做錯了,即位後反悔背信也很糟,你以為秦穆公會忘記嗎?晉國發生飢荒,秦國送糧來,當然不是安著好心眼,秦國是要「積我之厚,形彼之薄」,從而激怒並利用晉國的民眾,這時候晉國的災禍更大了。

天佑晉國,這時候換秦國鬧饑荒飢荒了,這根本是上天賜給晉國化解怨恨的好機會啊。可惜虢射是個豬頭,只知道「輸糧不見得能減少對方的怨恨」,但卻不知道「不輸糧一定會增加對方的怨恨」。慶鄭的勸諫義正辭嚴,但是脾氣暴躁,堂堂正正的一番話,晉惠公根本聽不進去,東萊先生認為慶鄭救國的心意正確,但是方法不對。

依照呂祖謙先生的建議,可以用下列的說法來勸晉惠公:

  • 1.我國長期得罪秦國,一直擔憂沒機會化解,今天有如此好的機會。
  • 2.秦國求糧,我們趕快答應,秦國應該會看到今日的恩惠,而忘記以往的怨恨。
  • 3.就算怨恨不能完全化解,總可以讓對方消消氣,就算以後兵刃相見,致死之心也不會那麼堅定。

心得

東萊先生講述君子之道,多從正心誠意出發,有些事不好明說。

晉惠公的父親是精力旺盛卻又殘忍無情的晉獻公。

製圖:吳尚昆

從晉惠公成長的經歷及言行來看,他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疑神疑鬼,對自己的屬下與鄰國,都不太信任,這樣的人,你跟他說什麼信義、王道、慈愛,他聽不進去的。

如果這時臣子用權術、效益包裝一下勸諫,把真正的「利害關係」搞清楚,讓他知道「德」與「怨」的區別,不就反映在我們的「生存」與「利益」嗎?甚至剖析秦國先前送糧的居心,晉國今天大可審度時勢,不吝效法。

也許,晉惠公那段腥風血雨、死裏逃生的成長經歷,對他的負面影響太大了,不但限制了他的眼界,也因而侷限了他的決策圈。

多閒話兩句,慶鄭個性直爽,但「向上管理」能力很差,一個鐵錚錚的漢子,在秦晉作戰時又對惠公的錯誤決策翻臉,拒絕搭救惠公,還對之嗆聲「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後來被俘的晉惠公回國之際,有人勸慶鄭快逃,慶鄭說:「使國君陷於失敗,失敗了不死卻逃亡,又使國君不能加以刑罰,這就不是為臣下之道。臣下不合臣道,又能逃到哪去?」,晉惠公回國後立即誅殺慶鄭。

如何說服決策者—古人的例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