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尚昆

臺灣社會中,不僅是在不同陣營,就算是在同一陣營中的競爭,除了彼此爭鬥外,免不了有互相交流、投靠、背叛、獎賞、懲罰的情形。不少人覺得,我對領導者有功才對啊,怎會反而被貶被害?怎麼那個傢伙以前是對手陣營,現在被我方主子重用?

(清)周樹槐先生的這篇文章,不只是點出雄猜領袖的心態,在處事及決策上也值得延伸思考。

歷史故事

話說楚漢相爭,劉邦常常被項羽部眾打得四處跑。

西元前205年,劉邦在彭城之戰中大敗而逃,項羽的大將丁公率兵在彭城以西追擊劉邦,劉邦窘迫異常,對丁公求饒說:「兩賢豈相厄哉?」(你我好漢難道要互相迫害嗎?)。丁公一時心軟便退兵而返,劉邦因此脫圍而去。

項羽死後,丁公拜見劉邦,沒想到劉邦把「恩人」丁公帶到軍隊中遊行示眾,說:「丁公作為項羽的臣子卻不忠誠,讓項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最後斬殺丁公並說:「後世毋效丁公!

項羽麾下另名大將季布,是丁公的弟弟(或舅舅),也常常讓劉邦吃敗仗,而且他名聲不錯,成語「一諾千金」就是來自於當時流行的「得黃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諾」諺語。項羽兵敗自刎後,劉邦下令懸賞千金搜捕季布,敢有匿者,罪三族。季布四處躲藏,最後劉邦聽了建議,饒恕季布。

周樹槐,<漢高帝論>

後世不少人說劉邦殺丁公,是為了警告臣子要忠心,看看丁公對項羽不忠,儘管他對我有功,我也不饒他。

清嘉慶年間學者周樹槐,有篇短文<漢高帝論>,很精簡的評論劉邦心態。周先生把丁公與季布併列比較,前者對項羽不忠,後者對項羽忠心,正常推論,劉邦對季布的怨恨應該是高于丁公的,但結果相反,原因是這樣的:

季布數窘高帝,卒無害於高帝,自以為罪而逃之,則非高帝之所甚惡也;

丁公能窘高帝,能釋高帝,自以為德而謁之,是則高帝所甚恥也!

所以劉邦會殺丁公,原因不在於忠心與否,而在於自己是否覺得受恥辱了?是不是丟臉了?要不然,依劉邦凜然大義的標準,最早在鴻門宴中解救劉邦的項伯,也是對項羽不忠,您劉邦不但沒殺他,還賜姓劉,封為射陽侯?

周樹槐,漢高帝論
丁公為楚將,逐窘高帝彭城西,帝急顧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而去之。及楚滅,丁公見,高帝斬以徇,曰:「後世毋效丁公。」壯學子曰:丁公死晚矣!然譎哉,高帝乎?高帝曰:「使項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為項王臣不忠,然則為項王臣忠者,宣莫如季布。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購,高帝非能以公滅私者也。然則高帝曷為斬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猶其怨季布爾矣。然而丁公斬,季布終赦者,季布數窘高帝,卒無害於高帝,自以為罪而逃之,則非高帝之所甚惡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釋高帝,自以為德而謁之,是則高帝之所甚恥也。不然,鴻門之役,使項王失下天者,項伯也,而封之,其有詞於後世也哉?

心得

周先生的文章,短短幾個字就把劉邦的奸詭心態說出來,是「文有史才」的好典範。

先別想著自己

丁公可以說是死在自己手上。姑且不要論丁公在彭城是否能徹底擊潰劉邦,丁公敢在領袖面前居功,而且還是自表救命之恩,確實是大忌,或許丁公是過度自信了,或許丁公不知道自己面對著什麼樣的領導者。

從對方的眼中看自己

丁公只想著自己,他忘了換位思考,如果從劉邦的眼中看丁公,劉邦會怎麼想呢?如果丁公曾經思考琢磨過:劉邦心中會感謝我?他怎麼看待我曾經放他一馬的事呢?經過了這簡單的思考,恐怕丁公對劉邦不會再有自居恩人的心情,而將終日恐懼驚駭了吧。

我認為重要的事可能並不重要

我們實在也不忍心苛責丁公,我們就算不總以為自己最重要,但也常常只想到自己,也因此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我們真應該認清:其實我所說的,我所做的,根本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重要,或者根本沒有我以為的有價值。這不是自我謙虛的修養,而是現實中的事實。認清這個事實,或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端甚至災禍。

我能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嗎?
Tagg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