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尚昆
法國名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的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被譽為文學經典,小說整體結構是敘述者對所經歷的往事之回顧。普魯斯特認為人的生活只有在回憶中才形成「真實的生活」、「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為現實」。
瑪德蓮
最常被提到跟普魯斯特有關的食物,大概就是瑪德蓮(madeleine)了,維基百科甚至說:「瑪德蓮蛋糕具有代表普羅斯特(及其作品)與意識流小說含義的重要符號(標示)與象徵物。」。
普魯斯特因為喝熱茶配著一塊「小瑪德蓮」點心,勾起了滿滿對於貢布雷的回憶,而且,這是記憶中的記憶。起初他想起母親曾給他喝熱茶泡小瑪德蓮,當時他感受到「一種舒坦的快感傳遍全身,我感到超塵脫俗,卻不知出自何因。只覺得人生一世,榮辱得失都清淡如水」,他自問這股強烈的快感是從哪裡湧出來的?「我感到它同茶水和點心的滋味有關,但它又遠遠超出滋味」。之後他記起來這是以前姨媽給他這樣吃過,「等我嘗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頭」。
普魯斯特說他認出那點心的滋味後,各種街景、市容、廣場、巷道、村民、教堂等等,「還有貢布雷的一切和市鎮周圍的景物,全都顯出形跡,並且逼真而實在,大街小巷和花園都從我的茶杯中脫穎而出。」
普魯斯特如此總結:
氣味和滋味會在形銷之後長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毀,久遠的往事了無陳跡,唯獨氣味和滋味雖說更脆弱卻更有生命力;雖說更虛幻卻更經久不散,更忠貞不渝,它們仍然對依稀往事寄託著回憶、期待和希望,它們以幾乎無從辨認的蛛絲馬跡,堅強不屈地支撐起整座回憶的巨廈。
我們常說這食物有媽媽的味道或有阿嬤的味道,也就像這樣吧。
疑惑
我的疑惑是普魯斯特對瑪德蓮的描寫:「母親著人拿來一塊點心,是那種又矮又胖名叫小瑪德蓮的點心,看來是像用扇貝殼那樣的點心模子做的……我的心情很壓抑,無意中舀了一匙茶送到嘴邊。起先我已掰了一塊小瑪德蓮放進茶水準備泡軟後食用。帶著點心渣的那一匙茶碰到我的上顎,頓時使我渾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了非同小可的變化……」、「我到萊奧妮姨媽的房內去請安,她把一塊小瑪德蓮放到不知是茶葉泡的還是椴花泡的茶水中去浸過之後送給我吃。」
我所知道的瑪德蓮確實是一種貝殼形狀的小蛋糕,但我經驗中的口感多是外酥而內鬆軟的,但普羅斯特所回憶當時吃的「小瑪德蓮」似乎至少外皮是硬的?不過普羅斯特說茶匙舀起了「點心渣」,又感覺是瑪德蓮的內層泡熱水後的特色。
如果說到法國甜點中,外表硬點而適合放到熱茶中軟化的,我想到的是可麗露(cannelé),第一次吃到可麗露,感覺就是「這麼硬?」,但隨之而來的是內裡好香軟,有的店家還把可麗露放冰箱,口感更特別。想像中,這口感也蠻適合泡在熱茶或咖啡中喝的。
附帶一提,可麗露的由來聽說與波爾多的製酒業有關。相傳在18世紀的時候,由於傳統的波爾多葡萄酒釀造要用雞蛋清來做澄清,酒莊莊主們便把沒用的蛋黃捐贈給修道院,修女們用這些蛋黃來做甜點, 再加上當時波爾多是重要的貿易港口,容易找到香草和朗姆酒,因此,這些材料也就成為了可麗露的主要成分。至於瑪德蓮蛋糕命名的由來,雖然有二種不同說法,但一致的是,瑪德蓮是創造這個甜點的女孩姓名。
猜想
疑惑了很久,以瑪德蓮的鬆軟口感,怎麼在普羅斯特的筆下,變硬了呢?難道以前的瑪德蓮口感跟現今不同?
經過這幾天臺北的濕冷,我的推理是這樣的:普魯斯特沒說他吃的是「剛從烤箱拿出來的瑪德蓮」,可能吃的是「常溫」的瑪德蓮,而且他是在寒冷的冬天回家,「母親見我冷成那樣,便勸我喝點茶暖暖身子」,法國的冬天氣溫如果在4、5度也不以為奇,那麼「冬天常溫」的瑪德蓮,可能跟今天放冰箱沒兩樣,想像一下瑪德蓮放到冰箱冷藏後的樣子,或許適合「掰一塊放進茶水準備泡軟後食用」。
如果從甜點出發,吃甜點「配」熱茶,有道理;把甜點「泡」入熱茶,如果甜點能說話的話,甜點一定會抗議的。但在冷冬,面對冰硬的甜點,將之泡入熱茶,一來熱茶不用加糖了,而甜點融入熱茶中,也有了新滋味。
瑪德蓮由一位年輕女孩所創,今天成為文學經典作品的象徵。很懷疑自己能讀完《追憶似水年華》全書,但我相信只要看到瑪德蓮,就能想起普魯斯特所說,由氣味與回憶建構的永恆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