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整理:張凱娜(本會副會長)

一般人心目中的「剪輯師」,或許只是在電影製作中的一個普通工作人員,主要在幫助電影殺青後發行前的去蕪存菁,讓電影顯得更流暢的人物。然而,當我們發現剪輯也在各種電影獎項中同樣被主辦單位視為與最佳男女主角、配角同等重要地位時,我們不得不重新瞭解究竟「它」在電影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吧?本期我們將透過採訪一位資深的剪輯師蘇珮儀,聽聽她是如何在工作中發揮剪輯師的「創作」價值,甚至讓人看見剪輯的重要貢獻。

問:

我們知道您從事剪輯工作好多年,且多次入圍金鐘獎項。而一般人所認知的剪輯可能就只是面對一些素材,用電腦來拼接出一些結果。但既然您能堅持這麼多年,也多次入圍,相信這工作必定有吸引人之處,亦即所謂的成就感。能否特別針對您的「創造」價值來談談?(編者按:編輯著作在我國著作權法也是一個受保護的獨立著作,因此編輯過程有無「原創性」就成為判定有無著作權的重要關鍵!

答:

我個人覺得做剪輯工作需要某些人格特質,亦即,他(她)要耐得住「寂寞」,因為很長時間是需要一個人工作的,而此並非一般人都能做的。
另外,我覺得自己可能運氣比較好,從大學時代我就開始接觸剪輯工作,再加上有人引導(幫忙),所以我才能堅持到今天。最後,我也覺得是「個性」使然,因為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社交的人,所以面對電腦時,我很快能投入,並且之後看到成果時會得到很大的成就感。

剪輯工作的人格特質是要「耐得住寂寞」

問:

當接受一個剪輯工作時,您個人是怎麼開始進行的,需要對該電影或影片有哪些瞭解嗎?如果有人要進入這領域,您會怎麼建議他呢?

答:

首先,我會先從劇本開始。因為一般來說,劇本幾乎是戲劇的靈魂所在,並且劇本也會呈現出整個劇情的脈絡跟目的,以及整個劇本想要傳達的意念或想法。因此我,一定會先好好閱讀劇本;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或是想要加強的地方,我會再跟導演或是編劇討論。例如:這邊可以加些什麼東西,或是哪邊可能不需要某些場次等,那就可以刪除,如此也可以減少一些預算的支出。

劇本幾乎是戲劇的靈魂所在,因此剪輯者要先從閱讀劇本開始,接著再進入素材的消化

接著,隨著電影開始拍攝之後我便會收到影像素材。一部電影平均約兩小時,而拍攝素材大概是十到二十倍的時間量,我必須先消化全部。影像拍攝回來不一定會跟劇本相符(如演員狀態、天氣變化、場景道具等,都不一定能符合原先劇本或導演的期待),因此必須要統合我拿到的所有素材,有什麼是我必須要避開的,或是放大優點等,甚至調整成原本劇本想要呈現的。因此,逐一消化拍攝回來的影像素材是必要的。

至於要我提建議給想進入此領域的後輩,我個人覺得,隨著技術的進步,剪輯軟體幾乎唾手可得,光手機就可以做基本剪輯工作,因此技術已經不是大問題。至於怎樣能成為優秀的剪輯師,我個人覺得仍是不斷透過經驗累積,且不斷看電影、解構好電影來學習。再者,也可透過閱讀各類小說來加強你對不同人的理解。唯有如此,你在剪輯時才能瞭解這些人他們在經歷些什麼,進而把影片的層次拉出來。畢竟故事的重心還是在角色身上,而理解每個角色的內、外在動機以及其在故事裡的存在位置與價值,定能在剪輯過程中完整並提升故事的核心命題。

剪輯師的英文是”Editor”,編輯,只是編輯編劇是透過文字來創作,我們則是透過影像來創作,可想而知,在電影、影集敘事中,剪輯師佔有重要份量。

我一開始是從拍攝剪輯「幕後花絮」開始的,之後才慢慢發現自己可能有用影像說故事的一些天賦,於是逐漸走向專業地剪輯電影跟影集這條路。

我覺得自己蠻幸運的,因為沒有進入公司那樣的複雜體系,而是從大學之後就一直是獨立的接CASE到現在,也就是自由工作者。

問:

您在若干場合都提到,因為「我有話想說」,所以想當導演。而一般我們知道導演要顧及(選擇)的部分相當多,從劇本、演員、場景設計到各類技術人員、最後剪輯等都相當地繁瑣,很想知道就您觀察多年的台灣電影生態後,會著重哪些部分來加強故事的呈現?

答:

如前所述,一部電影是否好看,仍是從劇本開始,可說是佔了一半以上的重要性。而我因為從事幕後工作多年,累積了一些人脈也認識了許多專業工作者,在我確定要當導演拍攝短片時便對他們提出合作邀請,協助我完成首部導演作品。電影很有趣,它是集體創作,單靠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它涵蓋了攝影、美術、燈光、演員、製片、服裝造型、剪輯、音效配樂、特效……等等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業。要完成一部好作品,導演需要整合各部門主創,引導大家往同一方向前進。這應該也是電影行業比較迷人的地方。

電影是集體創作,需要掌握各部分才能成就一部好電影

問:

雖然現在台灣有許多大學有設立電影編導或戲劇系、廣電系等,但當學生實際進入相關職場時,仍會發現有若干自己要再加強的部分,或是現實環境跟所學的差異,相信當初您也經歷過這樣的處境。想請教您會給這些未來的學子怎樣的建議以快速順利地進入職場呢?

答:

其實這個問題蠻複雜的,可能涉及到整個台灣的教育結構性的問題,所以絕非我個人所能回答。只能簡單分享我的經驗。

目前各個大學的電影、傳播相關科系幾乎都有實習課程,學生可以好好選擇並規劃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或單位去實習,也許可以從中獲得相關人脈。只是將實習過程用來如何拿學分的話會很可惜。

另外,對於會選擇廣電系來念的,應該是學生本身就喜歡或是想更瞭解這領域,進來的學生應該也不至於對未來出路很陌生,畢業之後,時時保持好奇心,不斷地從工作中累積經驗,必能不斷進步。

會進入廣電系的學生幾乎都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特質,因此他們只要持續加強各領域的實習與經驗即可
長期「孤單」面對機器剪輯而轉戰成導演的蘇珮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