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玟妤律師

直播賣貨盛行,對買家而言許多在FB販賣的商品,價格比在電商平台或一般商店便宜很多。以往有許多透過FB銷售貨物的詐欺案例,大部分是展示真品或號稱是真品,結果付了錢之後拿到的是假貨。

例如:

賣家在FB PO名牌商品的照片,免稅的名牌包,限量款的球鞋,某個國家要排隊的名店商品。也有許多是賣家在商店開FB直播,當場與買家確認要買那個商品。貨品非常吸引人,價格又很香,買家與賣家私訊的過程中,賣家通常會再三掛保證是真品,讓買家深信不疑;但是付款後,經常會有賣家失聯,或是拿到的貨品與照片不符;更有許多糾紛是來自於仿冒品,賣家刊登的照片是正品,買家實際拿到的貨是仿冒品,以往網購糾的紛比較集中在商標及著作權的仿冒品問題。

在電商以外平台的糾紛以買家居多,買家控訴拿到的商品不是正品,或是商品與照片廣告不符,商品與說明不符等等。大部分買家都是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買家去報警告賣家詐欺賣假貨等等,這些都還是屬於商標專利著作權的侵權問題上。

最近新的平台出現,有的會讓賣家成為受害者。例如IG代購。IG是以圖片影像為主,對商品的展示比其他平台強,許多代購業務轉向IG發展。要做代購業務的店家,例如日本代購,韓國代購,澳州代購等等,通常代購業者的賣家會在代購國家開立帳戶,以便能夠即時購買那個國家的商品。一般的買家不一定會在其他國家的銀行開戶。

最近陸續出現一些新興犯罪型態,例如買家佯稱要請賣家代購韓國的商品,與賣家連繫。 買家訂購不少商品,賣家以為接到大客戶。訂完貨品不久,買家以需要支付韓國某些貨款為由,因為買家沒有韓國帳戶,請賣家代為處理透過韓國銀行匯款給業主或朋友等等。買家先以台幣匯款給賣家,請賣家透過韓國銀行代為支付韓幣給業主或朋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的賣家會幫忙。因為:

第一,買家訂購了許多商品,是大客戶。

第二, 買家沒有代購當地國家的銀行帳戶是正常的,所以他們才需要找代購業者幫他們購買那個國家的商品。

第三,買家會先匯台幣給賣家,要求賣家使用韓國帳戶將台幣轉為韓幣,代為轉帳給海外的業主等等。

客戶這樣的請託,賣家通常會幫忙,因為賣家不用自己墊錢付款,而且己經收到客戶的台幣,只是幫客戶將台幣轉為外幣。幫客戶轉帳匯給其他人,應該沒有風險, 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大部分的代購業者會答應收買家台幣,幫忙轉成外幣匯到其他銀行帳戶。

不久之後,賣家接到了地檢署的通知,賣家因為提供銀行帳戶給人家代收代付,涉及犯洗錢防制法。

騙人家出借銀行帳戶,是洗錢防制法典型的犯罪類型。

台灣有許多詐欺集團的犯罪是來自於求職被騙,淪為車手或人頭帳戶,不小心成為詐欺集團的共犯。

以往許多詐騙集團是以應徵工作需要薪轉帳戶為由,請求職者提供身分證個資及銀行帳戶資料。求職者通常會配合公司的要求提供身分證件和銀行帳戶。有的時候,如果友人說有人要轉帳給他,但自己的銀行存褶提款卡放在家裏,忘了帳號,請你提供帳號代為收款,或轉帳給其他人等等,這些看似平常的朋友間的幫忙,常常使得不知情的人,因為提供帳戶給人家,不小心捲入洗錢防制法。

現在詐欺集團這樣的犯罪模式現在轉向了代購。代購業者通常會向客戶先收款項,與客戶之間會有金流的往來。如果代購是買台灣以外其他地區的商品,在台灣查緝海外金流有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詐騙集團找上海外代購業者,將詐騙所得的資金,透過代購業者將資金轉到其他國家,可以預料到這是新興的犯罪手法。

大部分的代購業者會以為,只要代購前先收到客戶款項,交貨時與客戶銀貨兩訖,就可以高枕無憂,卻不曉得會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淪為洗錢的幫凶。

許多賣家為了不讓電商平台抽成,許多買家為了比較便宜的價格,透過FB,IG 或開直播帶貨等平台交易,買家買到假貨,賣家被詐騙集團利用,時有所聞。 不論是買家或賣家,買賣商品,安全第一。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防不勝防。不管是買家還是賣家,最好都是在合法的電商平台交易,對買家或賣家都有一定的保障。千萬不要為了貪小便宜,省了手續費,卻捲入更大的風險中。

小心代購陷阱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