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本會理事)

初次看到《那些少女沒有抵達》的書名時,我心裡一沉。看到書名,我直覺猜想到這書裡寫的,應該是少女結束自己生命的故事。作者吳曉樂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她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談的就是親子間的關係。我猜想這本書應該也會大量觸及這方面的議題,也確信她的文筆在經過多年磨練後會變得更鋒利,但我很害怕閱讀這麼沉重的小說。

從很小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是一個很怕死的人。或者說,我應該是比同齡的孩子更早就開始思考「死亡」或「自我意識消滅」這件事。

約莫還沒上小學的年齡,我已經注意到「我」或「自我意識」(雖然當時還不懂得這個名詞)這回事。我知道,這個世界之所以對我有意義,是因為有「我」這個人存在。如果我不在了,這個世界還是會繼續存在、地球也會繼續轉動,但那一切的一切,對我而言完全毫無意義。因為,我再也無法感受、無法體會、無法經驗。我問過父母,「死亡是怎麼回事?」他們說,死亡就像睡著了。但我知道,不是的。睡著的人,第二天一早,還是會醒來。但死亡的人,就是死了,再也不會活過來了。這世界再怎麼樣的花團錦簇,再怎麼樣的繽紛燦爛,都再也與我無關了。

我沒有辦法想像一個沒有「我」存在的世界,也沒有辦法想像魂飛魄散是怎麼一回事。我覺得死亡就是一條無盡的黑暗之路,又像是個黑洞(雖然當時還不懂得這個名詞),一陷進去之後,就再也不可能爬得出來。我非常害怕。想著想著,我會覺得有一股寒意從脊樑骨下方沿著背脊一路向上竄,我會恐懼到發抖,我甚至會嚇到流淚,我會因為太過畏懼而無法再思考下去。

這種對於死亡的恐懼,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它一直深藏在我心裡,時不時就偷偷跑出來,再嚇我一嚇,直到如今。

但長大之後,我除了還很很怕死之外,對於死亡這件事,我更有著強烈的不甘心。雖然,我在臉書上看到笑話:「怕什麼?我們生下來之後,本來就沒打算活著回去!」雖然,我從書上看到名句:「從長遠來說,人都會死!」但我就是不甘心。

如果,人一出生,就是按下了倒數計時的碼錶,你每過的一分一秒,都是你生命的流逝,想到你根本無法暫停生命的碼錶,你的每一次發呆、每一次的無所事事,都是對生命的褻瀆,這樣的人生不是太恐怖了?

但有時,我又會想,如果每個人都不能免於死亡,那麼,人生在世,所為何來?你哭、你笑、你功成名就、你窮苦潦倒、你孜孜不倦、你因循苟且,那又如何?生命的終點都是死亡,在人生旅途中所汲取到的任何一切,最後都會成為過往雲煙,那麼,人生在世,為什麼還要辛苦掙扎?為什麼還要為難自己?為什麼不盡情享樂?畢竟,人生苦短。就算再長,還是短暫。

雖然很怕死,但還是一路顛顛簸簸的活到了現在。我活著,但身旁的人卻一個一個陸陸續續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們像是跟我搭著同一輛公車的乘客,到站了,就下車了。看到他們的離開,有時,我更迷惑了。我很想問他們,死後的世界,是不是真的是一片虛無?是不是真的就是個黑洞(現在我已經懂得這個名詞了)?我想問,但沒人能回答。

就像吳曉樂在《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這本書中所塑造的主角吳依光老師一樣,她在17歲那年,曾經有強烈的念頭想要尋死,但陰錯陽差,她沒有死成,活了下來。等到她活到第二個17年時,一個17歲的高中女生蘇明絢卻跳樓自殺了。要說,蘇明絢替吳依光完成了她當年所沒完成的事嗎?吳依光當年想自殺,有她的想法和理由,但蘇明絢呢?吳依光在差點結束自己生命前,因為梅姨的來訪,而讓她打消了行動,但她之後繼續成長的17年,真的值嗎?蘇明絢死前,和朋友打個照面,兩人的目光錯身而過,那樣的錯身,沒有成為終止她死亡的機緣,所以,她的人生永遠停留在17歲。如果有機會讓蘇明絢重新選擇,她還是會選擇從校園的最高層往下跳嗎?

我如此畏懼死亡,害怕自我意識的消亡,所以無法想像自殺是怎麼一回事。但我身邊不乏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朋友,他們告訴我,疾病發作時,就像是陷溺在水下般的痛苦,對他們而言,死亡,就是水線。能浮到水線,都比陷在水下好。

「死亡,就是結束痛苦。」朋友說。

這一句話,在《那些少女沒有抵達》裡,我也同樣看見。我瞪著這一句,良久,腦中一直浮現朋友說話時的神情。

但陰與陽,就是兩個世界。活著的人,不斷去思考,為什麼有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生命中遇到了哪些過不去的關卡?我們可能會很努力的去尋找任何蛛絲馬跡,想要找出答案,但能證實答案正不正確的那個人,卻再也不可能回應我們。我們尋找的答案,最後變成只是拿來安慰自己,「不是我!不是我害的…」,我們其實只想靠著這樣的答案來饒恕自己。

我也常想著「生無可戀」這句成語。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人生乏味?再無值得留戀之處?我很怕死,所以我很想要努力的活著,我太留戀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了。但我看到書中那句「世界太美了,可惜不值得」,我卻受到強烈的衝擊。那是要處在什麼樣的失望與失落,才會產生這種全然的放棄?

那不是一種窒息,而是了無生趣。

我原本以為吳依光在17歲那年應該是要窒息而死的。

因為她媽媽太強大的控制慾、太干預她的人生,她應該要有陷入重重牢籠無法脫身的窒息感。但相反的,這些控制卻讓她失去了對人生、對世界的感受,覺得再怎麼努力都還是達不到母親的標準,所以寧願選擇放棄。這樣的心態轉變其實更可怕。因為,溺水的人還會掙扎求生,窒息時還會想要努力呼吸,會選擇放棄時是完全的放下,再不抵抗,只會沉入深淵。

要怎麼去救回她?

回想起自己。我的人生,當然不是一路順暢,其間,也曾經歷過非常嚴重的打擊與挫折。在我心情陷落到最低谷的時候,一位朋友安慰我:「時間會幫助你的!」靠著這句話,我重新站起來。日後,每逢我遇到差點過不去的困境時,我就會拿這句話來鼓勵自己。

真的是如此。當一路走來之後,如果回頭望望,過去那段路,經歷了那麼多的苦痛,但咬牙撐過後,時間真的會帶著你往前走。傷口不一定撫得平,但時過境遷,過往那些看起來嚴重得不得了的大事,似乎也就雲淡風輕,再也沒有那麼過不去了。

所以,在蘇明絢決定要跳樓前,那位與她目光錯身而過的朋友如果一把抱住她,她的人生是不是就有可能完全不同?當她也活到吳依光這般年紀時,再回頭看看自己的17歲,會不會覺得只是一段像輕煙般的往事?

蘇明絢沒有遇到她的梅姨,沒有改變她的命運。這是幸?還是不幸?

但活到35歲的吳依光,就一定人生精彩?

活著的人,就得承受痛苦。吳依光在17歲那年沒死成,她繼續活了下來,生命的故事寫了一頁又一頁,遇到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種種的酸甜苦辣構成了她的人生。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壞,但,這就是人生。

我還是很怕死,但也因此很熱愛生命。我總覺得,只要活著,就有盼望。不管生命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都是驚喜。在人生旅途提早下車的人,就錯過了之後的這些風景,再怎麼想,都覺得可惜。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抵達終點。

不要放棄。

平安抵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