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永沛(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上週上海交大的劉永沛老師與我們分享文書處理的工具經驗,兼具實用性與啟發性。本週劉老師繼續介紹一款強大的工具:iThoughtsX。這個工具不僅僅是幫忙做心智導圖,更可以直接用於演講、教學。這篇文章同樣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感謝劉老師的慷慨。劉老師從工具出發,思考了很多表達、演講及教學的本質,對我很受用。

劉老師提醒我們,不要把簡報文檔做得「花裡胡哨」,而要花更多的時間思考,思考得越多表現得會越簡樸。

一、緣起

每次上完課,或者講座結束,總有學生或者聽眾好奇地問我「老師:您用的是什麼工具」 。這時,我總是會給他們安利一番:iThoughts

這麼好的工具,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沒有用過,或者不知道。故而有了寫這篇小文章的衝動,想來專門探討它的「好」。希望這款工具能夠提供幫助,不管是作為思想的「生產工具」還是「傳播工具」,不管是針對法學院教師,或法學生,還是其他法律人。

作為教師,我一直都想要一款工具,來輔助我的教學。這款工具要有如下幾個特點:能夠聚焦注意力,即在演講過程中可以把我正在展示的核心內容自動地放大到充滿屏幕,這是核心痛點 ;非線性,即可以在任何時候方便地「跳轉到」任何我想要的展示的內容節點;深度,即可以接近「無限」地展示足夠多的細節,幫助我講述並幫助聽眾理解問題的複雜性。經過嘗試、探索並體驗多種工具後,我發現了iThoughts,它幾乎滿足了我前述的這些需求。

自從用了iThoughts以後,我就很少用其他的演講輔助工具了。比如Powerpoint,Keynote等,都被束之高閣。我每門課程的課件,都可以用一個iThoughts文件解決。

iThoughts的優點,是足夠輕,足夠靈活,足夠包容和兼容。輕可以立即開始工作全程不卡,靈活可以在任意節點進行修改,包容是可以整合各種材料,兼容是可以跨平台運行。這些優點,都是通過體驗比較之後得出的;所謂優點,就是被克服了的痛點。

我此次分享的內容,關注的重點是把iThoughts作為演講工具。我所定義的演講,包括一個觀點的分享(輕量級) ,一場公開演講(中量級) ,到一門課程的講授(重量級)。iThoughts文檔作為一個輔助工具,作為演講的「腳手架」而存在,總是與演講人「捆綁」在一起的,內容在演講人與文檔的互動過程中被「顯現」出來,它是「活」的、動態的文檔,而非靜止的、獨立的文本。這是它優點,也是它的限度。

本次分享的工具可以在[iThoughts官網]下載。

二、從idea開始

(一)抵抗「美」

抵抗美,就是抵抗形式的誘惑,專注於內容,把內容與形式分離。要避免形式華麗而內容空無的演講,避免一切與內容無關的修飾性的東西的干擾,專注于思想而非形式。在iThoughts,多餘的東西無處藏身,水分會被「擠乾」,思想裸露出來,甚至會顯得刺眼。

(二)抵抗「完美主義」

「追求完美」的誘惑,既有形式的,也有思想的。但是,「完美是美的敵人」,如果要追求完美,則連美都要落空。在我們的決策中,直覺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同《經濟學人》在一篇叫《管理者何時該信自己的直覺?》([When to trust your instincts as a manager]) 一文中所說的,我們常常受到「過度思考」的困擾,需要接受直覺的「靈光一閃」。這些不完美的思想,會成為原創的源頭。先記錄下來,再去完善。這樣才可能「以今日之是,非昨日之非」。人的意識是非線性的,iThoughts的非線性結構,可以如同人的意識結構一樣,可以在任意節點上進行修改、完善。一旦一個想法出現,就可以「生長」出一棵觀念樹。思想的生長,也如同樹的生長一樣,不會一天長成。

(三)抵抗「自我中心」

演講需要具備同理心,即設想如果我是聽眾,將如何理解內容。常常,演講人滔滔不絕,但聽眾已經如墜五里霧中,迷失在演講內容之中。iThoughts可以讓演講者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在層層內容之間有序「閃回」,避免理解斷層。

三、內容組織

(一)信息過載:化簡複雜性

從我進行案例教學的體驗來看,一個案件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把其梳理清楚的工作量亦很大。有的案件經過了初審、上訴審和再審,不僅程序複雜而且觀點紛呈,結果迥異。這時就要化簡複雜性,使之易於理解。比如,用iThoughts可以把原被告雙方的主張、法院的說理和裁判等「線性地」、結構化地組織起來,待討論中則「非線性地」呈現出來。所謂非線性,是指在講授或者討論過程中,可以根據進程或者受眾的興趣點,隨時中斷一個節點,自由地進入任何一個另外的節點。 但前提是,這樣的內容已經被「預加工」組織好了。 通過這步工作,可以把長達幾十頁的裁判文書組織得井井有條,做到胸有成竹。這對於法律新人也是一個有效的訓練。

Tips

1.用好Markdown。對於複雜的內容,最好的方式,是用Markdown格式編輯好,再複製到iThoughts中,這樣可以大大減輕編輯的勞動,畢竟專門的Markdown編輯器更擅長此事。關於Markdown編輯器的介紹,請見上周的《[法律人的工具箱]》(第一期)中的分享。

2.字體。在信息的組織中,必要的調強是「必要的」。最簡單易行的強調,就是通過字體字形的變化來實現。最好選擇有三種顯示強度的字體,即一種可以顯示「細體、常規體、粗體」三種狀態的字體。其中的「細體」是正常顯示的形狀,常規體是細體「加黑」後顯示的形狀,而「粗體」是「常規體」加黑後顯示的形狀。一般來說,如果從「常規體」加黑,則與「粗體」相比,對比就不明顯。所以,為了對比足夠明顯,我採用的方法,是用「細體」加黑為「粗體」。在word中只能做到從「細體」加黑到「常規體」,而在iThoughts中,可以直接從「細體」加黑到「粗體」,非常方便。在Markdown中的加黑,在iThoughts中的顯示,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此外,不要用斜體。斜體對於英文字體會有視覺上的可行性,因為英文字體的詞與詞之間有空格,而對於中文字體則不適應,因為中文字之間沒有空格,使用斜體會「擠」到後面的文字造成視覺不適。如果不能有足夠好的對比,就最好不用。

不要用下划線。中文字體有大量的「橫划」部首,如果加下划線,同樣會造成干擾。如果對比造成了干擾,就最好不用。

不要用顏色。顏色會造成視覺疲勞。如果強調過多,等於沒有強調。

總結。只用加粗對比。而且,只用「細體」與「粗體」的對比。我偏愛的字體是「圓體」。

3.使用「樣式編輯器」控制外觀。頂部的「調色盤」圖標按鈕,是樣式編輯器,這個編輯器非常重要。它可以定義整個展示的整體外觀,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調整到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包括導圖佈局、每一級的寬度、文字大小等選項,內容非常豐富。我會關掉顏色的設置,對節點只使用黑白兩色;一方面是避免過雜造成視角干擾,另一方面是黑白的對比就足夠。(對圖形無限制) 此外,對每個節點寬度的控制,決定了一個節點的信息容量,以及在屏幕上顯示的效果,可以根據使用場景、顯示屏幕的大小、聽眾多寡來調整到一個舒服的寬度。

(二)細節:「魔鬼」變「天使」

在案件的研究中,永遠需要深入到「細節」。這些所謂的細節,不是對於案件的重要性而言的,而是對於信息的深度而言的。比如,一個法律條文需要引用另一個法律條文,該法條還需要相應的行政法規的解釋,還需要司法解釋的解釋,還需要國際條約的解釋,甚至需要比較法的解釋,「離題」越來越遠,「潛水」越來越深。比如一個案件,需要找到其他同類案件進行對比,不僅要呈現規範,也要呈現事實,錯綜複雜中,對深度「細節」的挖掘就會決定對一個案件的處理、或者解讀是否到位。iThoughts對「深度」沒有限制,這提供了對信息組織和再組織的技術手段,決定信息的層次和網狀結構,並根據需要呈現適合的深度。

Tips:可以用如下方法增加信息的深度

1.對比。通過對節點內容的思考和組織,在節點之間進行比對。比如在知識產權侵權比對中,把雙方的產品、商標和專利等進行分層設計,根據演講的時間和受眾的需要,決定展開的層級和深度。

2.信息嵌套和聚合。對於細節太多的內容,需要把最核心內容挑出來進行重組。比如在專利侵權比對中,把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說明書、實施例附圖等分開的內容進行整合,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而非零散的信息,同時或者分步展開進行分析說明。必要的時候,可以在節點上直接用pdf附件,增加信息的深度。

3.用表格。但表格不是在iThoughts中形成的,而是直接使用其他工具形成的表格,作為截圖使用。同時,對於其中無法簡單說明的部分,再附加其他的文字或者信息進一步闡釋。

(三)圖形:克服異質性

案件中會有大量的信息,對於這些信息如何呈現是個難題。以我講授的幾門課程為例,比如在「娛樂法」課程中,如果不能最低限度地呈現作品的「樣子」,則可能會使法律問題的討論落空;比如在「商標法」課程中,如果不展示並比對商標標誌,則確權和侵權爭議的討論,就沒有「錨點」;比如在「專利法」課程中,如果不展示技術方案中附圖,或者設計圖形,則對權利要求的解釋、技術特徵或設計特徵的比對,也會成為「空中樓閣」。這些課程內容在組織和理解上的困難,對於講授者和接受者,都是雙向的。

從胡塞爾的意識現象學上來說,我們要認識一個客體,即「使認識成為可能」,就要在意識中對其進行構造,而意識具有意向性,是「關於某物的意識」。意識奠基於直觀行為,而直觀又由想象和感知構成,而想象奠基於感知。故一切認識行為,歸根到底都來源於感知。圖形的作用,就是要有助於學習者的直觀,借助受眾的感知體驗及想象體驗,把客體表象出來,才能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如果沒有圖形的幫助,則對於這些內容的學習效果,則可被嚴重質疑。

iThoughts對圖形的處理有高度的靈活性。它可以直接顯示圖形,也可以附件的形式顯示圖形。對於直接顯示圖形的好處是,如果需要比對,就非常直觀。對於由附件顯示的圖形是,如果信息量太大,比如是專利說明書、或者多頁證據等,則可以pdf文件的附件形式來顯示。iThoughts都可以把這些文件「打包」在一個iThoughts文檔中,所以只要編輯、管理一個文檔就可以,大大減輕了組織內容的難度。

Tips

1.iThoughts對圖形的處理非常簡單。直接把一個現成的圖形拖到某個節點上即可,如果要改變尺寸,亦直接通過該圖形右下角的小方框進行縮放即可。

為了減少圖形的大小,我所偏愛的另外一個方法,是先對需要的圖形截屏,然後「存儲到剪貼板」 。在蘋果系統中,如果通過組合鍵「⇪⌘4」截屏,其縮略圖會在右下角短暫顯示幾秒,這時用右鍵單擊,會出現幾個選項,選擇其中的「存儲到剪貼板」,相當於把這個圖形緩存在內存中。回到iThoughts中需要插入圖形的節點,用「⌘V」組合鍵就可以粘貼過來,非常方便。

2.對於pdf文件,則是直接拖動,就可以置於節點之上。在節點中可以加入,也可以不加入說明性的文字。

3.善用空格健。不管是圖形文件,還是pdf文件,如果要展示其內容,可以用空格鍵輕觸即可。由於空格鍵在鍵盤上的尺寸比較大,手指接觸最為方便,沒有定位的困難,使瀏覽附件非常方便,可以「點到為止」即可。

4.慎用視頻。有些演講者為了增強演講的效果,會「插播」視頻,這常常是錯誤的做法。演講的材料永遠都是為了輔助演講,演講人永遠都是中心,播放視頻就是「放棄了」演講人的「特權」,會轉移聽眾的注意力,如果過渡不好,就會面臨被聽眾「忘卻」的可能,大大減弱演講的效果。當然,一般,也不要播放音頻。通常,只用圖形就「足夠」好。

四、展示與演講

(一)描述:解釋與重構

讓內容自己呈現出來。演講者的任務是描述,作出判斷的是每一個聽者。不要代替聽眾進行判斷,這既無必要,與不可能。對一個案件來說,準確地進行描述,是最重要的。案件對雙方當事人來說,是親歷,是一階觀察。對有陪審團審理的案件,律師的任務,就是描述,通過語言的描述重構案件。在絕對時間和空間中發生的事件,需要轉化為陪審團成員的內部時間意識。所謂「講故事」,就是描述。由法官審理的案件,亦然。法官關心的是描述,而不是判斷。

對案件的研究者來說,對案件的「看」是二階觀察。包括案件中的各種判斷,也成為描述的對象。所以,好的描述是重要的,也是困難的。如果類比來看,文學、繪畫、電影等藝術,都是描述的藝術。法律人的技藝,也是描述的技藝,描述法律現象。對一個案件來說,是最基礎和最重要的一步,要以符合意識的規律,成功地在聽眾的意識中構造出案件,顯現出案件。

為了準確,寧可多一些冗余的信息。簡潔,並不是法律人的最高追求。但這些信息,必須有邏輯。所謂有邏輯,就是指符合意識的需要。

Tips

如果演講的效果不好,你會感覺得到,會不舒服。這時,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節點,停下來與聽眾互動。尋求反饋,並及時修正。

你不需要分享所有的內容,更多的時候,演講者是一個提問者、啓發者。如果聽眾感覺「哦,原來還有這樣的事、原來他人是這樣想的……。」則他也就不虛此行了。 更多的、技術性的細節,要聽眾自己去完成,去探索。

(二)收放:上善若水

一個工具,只要在某幾個點上超越群倫,就值得擁有。iThoughts的一個突出優點,就是在於內容的展示上,可以做到「大開大合,收放自如」 。在我體驗過的工具中,無出其右者。具體表現在,在某一級的內容展示中,可以選擇一項項地展開,也可以選擇同時展開。同樣,在內容折疊時,也可以選擇一項項地折疊(通常不需要這樣),也可以一下子折疊起來。 而展開與折疊,又極其簡單,通過鍵盤的控制,易如反掌。根據內容的需要,或隱或顯,隨心所欲。這有利於在分享中跟上思維的步伐,控制內容的展示深度。

Tips

1.演講中要使用鍵盤。鍵盤是快捷鍵,在任何一個節點上,按鍵盤的「1」可以展開第一級,按鍵盤的「2」可以展開第二級,如此類推;……按鍵盤「9」可以展開該節點下的所有內容;而按鍵盤「0」可以完全收縮回該節點。 這幾個快捷鍵即使在編輯狀態也非常必要,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層級的內容間切換、瀏覽和修改。

2.演講中盡可能不要用鼠標。鼠標是按部就班,鼠標對於iThoughts中的展示控制,過於笨拙。在時間緊迫的演講中,使用鼠標控制太慢,會使聽眾失去耐心,體驗不好。Mac中,如果不用鼠標,用「觸控板」,則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是,編輯中則要大量使用鼠標。)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把鍵盤與鼠標結合起來,「左右開弓」,各取其長。

(三)聚焦:「錨定」注意力

演講中把選定的節點自動放大充滿屏幕,並聚焦於選定主題,可以把要傳遞的內容隨演講進程聚焦,這很重要。一次只傳遞一個核心內容,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跟隨你的步伐。

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狀態設定,但是卻會極大地影響到演講的效果。

Tips

1.在演講開始前,iThoughts左下角顯示百分比處改為「自動」。(在編輯狀態,則應該改為「適配導圖」或「適配選擇」,以方便觀察、修改整體或局部的節點內容)

2.把「焦點」前面的空格選中,或者在「視圖」菜單中選擇「聚焦於選定主題」(「聚焦」是專為演講而設的,在編輯時應關閉該狀態,因為「聚焦」狀態不方便編輯)

五、限度

(一)樸拙:內容為王

任何演講,不論長短,人都應該居於主導的地位。「內容為王」,我偏愛樸實無華的風格。文檔是二維的,甚至是一維的信息,只有演講人的解釋和演繹才能使它具有深度,豐滿起來。不要把iThoughts文檔做得「花裡胡哨」,而要花更多的時間思考,思考得越多表現得會越簡樸。

(二)容器:空的哲學

學習iThoughts,可以領悟「空」的哲學。iThoughts本質上是一個空的容器,是一個空的信息的容器,一個空殼。它適合「封裝」內容,而不適合生產內容。初級內容的生產,仍然要依賴其他的工具來進行。如果希望通過iThoughts來進行內容生產,就是捨本求末。不要把iThoughts當成思維導圖工具來使用,它不僅僅如此。

(三)初心:紙和筆

通常,高明的演講者,需要的演講稿不超過一頁;通常,重要的演講,不會超過15分鐘;或者只需要幾個關鍵詞就可以脫稿演講。最好的工具,仍然是筆和紙。

(四)默菲定律:替代方案

1.輸出PDF文件,可以救場。根據默菲定律,工具( 硬件或者軟件)總是會在你最需要並擔心會出問題的時候出問題,而平時無礙。所以,為了避免文件損害,硬件不支持,系統不兼容等問題。需要準備一份PDF版本,以備不時之需。iThoughts輸出PDF文件時,可以只輸出「選擇」的部分,所以可以通過靈活地選擇需要的部分,來構成PDF文件。每次選擇的相關內容成為一個文件pdf(1頁) ,然後把所有pdf文件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完整的演講稿。至於如何處理pdf文件,將另外專門成文闡述。

2.同步,以備手機或iPad演講。Mac筆記本是最好的演講設備,因為可以有鍵盤可以操作。但是如果iPad配上鍵盤,演講的效果也與Mac無異。如果有時只有手機,也可以用iPhone進行演講,前提是已經進行了內容同步。在蘋果系統中,同步可以通過iCloud實現。但為了避免出現問題,或者文件過大需要特別好的網絡信息才能工作的情況,在「出門」前就把文件同步好,可以保證即使主要設備出了問題,也不影響演講進程。

法律人的工具箱:iThoughtsX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