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尚昆

最近看了一本書,首先是被作者的中文名字給吸引,兩位老外的中文名字叫莫磊寧及雷勤風,太酷了。史丹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墨磊寧是費正清獎、列文森(特別榮譽)獎雙料得主,他的《中文打字機》被出版社稱為美國漢學界顛峰之作。

今天介紹的是墨教授另一本小書:《研究的起點》,副標題是:從自我出發,寫一個對你(和世界)意義重大的研究計畫》。

研究的起點:從自我出發,寫一個對你(和世界)意義重大的研究計畫
Where Research Begins: Choosing a Research Project That Matters to You (and the World)
作者: 墨磊寧(Thomas S.Mullaney,), 雷勤風(Christopher Rea)
譯者: 許暉林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3/12/07

首先,本書設定的讀者群寫研究生,作者不好意思明說,這本書也非常適合指導者(老師們),因為這是兩位作者從多年教學中的挫折、疑惑、思索而整理出來的心得。

很多教寫論文或研究報告的書,大多把目光放在工具、技巧、方法上面,這本書雖沒說太多工具,但對於方法部分,仔細到有點瑣碎了,可以視為具體的心智方法操作手冊。最吸引我的是本書的前半段,作者用後設的眼光來說,要研究前,應該先弄清楚研究「什麼」?

臺灣的學生對於研究議題,常常太依賴老師,而有的老師乾脆指定或分配學生一定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又跟老師們現在進行的補助專案或研究有關,這種作法令人細思極恐,想想臺灣層出不窮的師生著作抄襲及一稿多投的爭議,不就是因為這樣?

在知識經濟時代,儘管離開了校園,我們還是有很多研究的機會,無論是工作上累積聲望,或是培養個人興趣,都是如此。如果相信累積就是力量,個人平常不斷地以研究方法累積自己的學思,是很有意義的。

基本態度

對於學生而言,我要研究什麼?作者提出要「以自我為中心」來找出研究議題,先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與世界的連結,而不是急著去決定題目。

對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研究態度,我整理如下圖:

區分主題與問題

有了基本態度後,接著要區分「主題」及「問題」

很多同學說我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先別急,研究過程中的第一個挑戰,是如何將廣泛而模糊的「主題」,轉化為一系列具體且吸引你的問題。這裡會常聽到「縮小主題範圍」的建議,這個建議未必會有幫助。

作者提出的建議是,在「做什麼」跟「如何做」之前,先想想「為什麼要做」。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學生想研究中國風水,與指導老師討論的過程,很推薦一看。這個討論過程有幾點很重要:誠實(儘管脆弱也不要緊)、正面不帶偏見、一定要寫下來。

作者建議我們透過不斷的書寫,創造出「自我反思記錄」,以下是作者建議需經常反思的要點:

  • 我為什麼關心這個主題?
  • 這個主題中的哪些方面讓我認為能揭示出更大的問題?
  • 為何這筆第一手資料引發我興趣?
  • 為何在我可以研究的所有可能主題中,我一直回到這個主題上?
  • 我的課題是什麼?

從問題到課題

有了具體的問題意識後,也不用急著回答問題或找答案,而是要想想如何讓問題臻於完善?換言之,找出問題背後的課題。

課題不是偶而或突然出現的好奇心,而是一直在你內心深處喋喋不休的存在,讓你困擾不安,卻也吸引、驅使你,讓你一直回來。

對研究者而言,課題的功用有:

  • 驅使你對研究主題提出問題
  • 決定你提出哪些問題
  • 界定你參與主題的內容、原因等
  • 指導你的研究途徑
  • 塑造你分享成果時論述的樣貌

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提出操作方式及檢核清單,對研究生應該有幫助。

這本書的其他部分,還包括規劃可言的研究計畫、找尋自己的課題群體、探索自己的領域及建議如何開始等,不但適合學生,也適合老師或家長們看看,尤其教育改革後,從小開始逐漸有研究者的模樣,不是壞事。

心得

我不是學者,但總有一些專業上、工作上或興趣上常常圍繞在心裡的問題,看了本書後,可以嘗試著作為研究的起點,為自己研究,為自己對世界的關懷而研究,

本書有個一再強調,但我相信讀者不容易或是容易忽略的事:「寫下來!」。

寫下來,可以讓我們持續思考,看到成長與進步,在混亂中尋求安定,為輸出成果累積力量。

我們大多看得多、想得多、說得多,但寫得少;有時儘管寫下來了或在電腦存檔了,也就如此而已,對於後續的知識管理或運用,好像總有鴻溝無法跨越。

我想,養成習慣累積很重要,而如果有適當的工具幫助我們易於累積與管理,會更好。最近嘗試用Heptbase來做這件事,體驗不錯。可以建置幾個自己有興趣或關注的幾個大領域,每個領域中有不同主題,各個主題中會在學習、工作或娛樂中逐漸發現累積各種問題(例如我參加研討會或進修上課的疑惑、心得等),這些問題逐漸形成更成熟而有可輸出可能的議題。

有了工具,剩下來的就是養成習慣的決心了!

研究的起點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