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尚昆

《大器可以晚成 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Late bloomers: the power of patienc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early achievement)作者: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 譯者:林力敏,先覺出版,2019。

最近接觸藝術家李奉老師,他年輕時就立志成為藝術家,26歲時有機會去義大利,但因家庭因素而落空,一直到62歲才到義大利展出並設工作室。李老師說,也許這個年紀才是藝術生命最適合的狀況。當我聽了李奉老師說驅使他藝術創作的最大動力是「來自於我們對這世界的好奇、愛與信仰」。我想李老師的故事正是這本書的一個最佳例子。

原以為這本書就是找一些大器晚成的故事來勉勵中年人,或是找些生物學觀點說大腦成長需要時間之類的,沒想到這本書討論的更多,包括現代社會因為鼓勵及早成功而產生的危機,從個人處境到社會結構思維的影響,本書的討論都頗有啟發。就具體建議而言,本書也不是亂餵雞湯,要我們耐心等候就算了,從「大器晚成者的優勢」來看,這些價值觀是「善」的,是值得人們不斷修練的。本文的讀書筆記,大多引用自原書,略做編排及改寫,另外加點個人淺見及延伸閱讀建議。

現代社會的危機

我們現代社會,過度強調或推崇天才或年輕成功者,著重「及早成功」這件事,造成年輕人壓力過大,從歐美各國青少年憂鬱症和焦慮症盛行,許多國家年輕人自殺率高可見一斑。

另一個觀察,當今人們平均壽命變長,但中老年者求職困難,因為企業往往陷入年輕人腦袋好且活力充沛的迷思,這也帶來某種程度的社會問題。

我們執迷於測驗分數、在校成績,以及可衡量的年少得志,或許原本初衷良善,畢竟在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分數及學歷是雇主的重要訊息傳遞機制。但我們現在有的不僅是獎勵各種才能的菁英領導制,更是日益狹隘的寡頭制度,由智力測驗和SAT測驗主宰生殺大權,未必是件好事。

年少得志者往往過度自信,不再學習和成長,為了「成功」不擇手段,反而對自己及社會帶來不利影響。

與作者有相同論點,討論更多的是Daniel Markovits(譯者: 王曉伯),《菁英體制的陷阱:社會菁英為何成為威脅平等正義、助長貧富不均,甚至反噬自己的人民公敵?》(The Meritocracy Trap: How America’s Foundational Myth Feeds Inequality, Dismantles the Middle Class, and Devours the Elite)

從生物學觀點看,大起晚成有道理

大腦成熟發展,需要時間。

前額葉皮質的許多關鍵變化出現在十幾歲晚期到二十歲出頭。控制情緒和衝動、擬定複雜的計畫、未雨綢繆,這些是成人的關鍵能力,但大多數十八到二十五歲的人卻還沒妥善地擁有這些能力。心理學家以「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來指稱神經系統的成熟發展。執行功能涉及發展自我(如身分認同、個人信仰和價值觀)、管控情緒與設立目標。大多數的執行功能,主要是由腦中最慢、最大與發展得最晚的前額葉皮質,負責協調與控制。

每個人都有兩種智力:
流質智力:不受過往知識所限,是在推理與解決新問題,辨識抽象模式,運用邏輯來歸納與演繹,這種智力在人生早年達到高峰。
晶體智力:運用技能、知識和經驗,多數成人的這種智力包括職業知識和業餘知識(如嗜好、音樂、藝術和大眾文化等),而且與流質智力不同,中年之後晶體智力仍會持續上升。

這「晶體智力」的觀點對於中老年人很鼓舞!

大器晚成者的優勢

大器晚成的人較年輕人而言,具有下列優勢,這些優勢都是由時間淬鍊而成。讀這一段的時候,不妨把這些「優勢」因子好好自我盤點,尤其適當我已步入中年以後,這些好奇心、同情心等是否會因為世俗化而衰減?我是真的擁有人生智慧了,還是僅僅依老賣老?

好奇心

好奇心是認為現有的解釋不當,尋求更好的一番說法。就其本質而言,好奇心反映了心靈的獨立。

我們應該把好奇心視為一種道德責任。

缺乏好奇心不僅是一種智識上的怠惰,還是故意蔑視事實。

沒有好奇心,就沒有創新。

同情心

同理心是感同身受,身同此痛;同情心則是超越同理心,要求我們採取行動。

許多大器晚成的人,在面對人生起伏時,會更有同情心。他們更懂得反思深省,較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的難處更夠將心比心。這些利社會行為讓我們對矛盾、缺憾與負面人性有更深的理解,許多人因而變得更寬恕、更體諒、更有惻隱之心。

大器晚成的人走過「更多風景的道路」,經歷人生的苦難與折磨,更懂得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也願意助他人一臂之力。同情心對他們身邊的人有益,對他們自己也有益。

韌性

韌性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特質,有些人儘管被人生擊倒,卻能夠變得更加頑強,捲土重來。

大器晚成的人更熟悉逆境,而且年歲增長後,會更有克服逆境的竅門和想法,更能管理情緒,以往前邁進。

沉著

沉著是「內心的平靜與鎮定,尤其是處於艱難的狀況下,情緒平穩無波。」

沈著的情緒會使得表現維持高峰,並應對高壓環境。

洞見

洞見是突然想通了什麼。不過洞見不只是新穎的見解或是天才的靈光一現,而是頭腦中儲存著的大量經驗、模式和情境,化為價值連城的想法。

早慧的英才確實能有寶貴的洞見,但當左腦發展成熟,新的想法往往更能轉化為有用的洞見。換言之,我們年齡愈大,愈能得到有用的洞見。

智慧

智慧是一種「應對生活實際根本層面的老練知識系統」,如果我們承認這個定義,則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淬鍊而成。

給大器晚成者的顛覆性建議

適度的放棄

我們的文化崇尚堅持,但有時堅持卻並非良策。研究指出,堅持有三個問題:第一,韌性和意志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第二,放棄反而有益健康;第三,放棄常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這裡想想沉沒成本的問題)

我們不妨把放棄稱為戰術撤退,也可以把它想成轉向或是重生。對愛玩牌的人來說,放棄就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蓋牌」。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堅持很重要,但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放棄並另覓他路也很重要。

大器而晚也不成者,有可能是堅持錯了方向,也有可能是習慣路徑依賴而不願踏出舒適圈。

重新看待「自我懷疑」

自我懷疑其實是通往成功的祕密武器。如果運用得宜,其中所蘊藏的資訊與幹勁,有助於對抗自滿,提升我們的準備與表現。

把自我懷疑化為資訊與動力。大器晚成的人必須學習管理無可避免的自我懷疑感,並善用方法使其從缺點轉為優點。

最佳策略就是富有同情心的誠實。我們必須學會承認我們的自我懷疑,並以更健康、更有建設性的方式重新構建它。我們需要學會看見自我懷疑真正的樣子:它不多不少,就只是資訊。

學會自我對話

宛如第三者般的自我對話,常常能幫我們釐清問題,也可自我寬容,增加對自我的疼習。(這裡我覺得ADAM GRANT的建議更好:試著想像最疼愛你的奶奶會如何跟你討論目前處境?)

轉換到更好的環境

同個環境的熟人對我們的成功或不成功常常忽略或貶低,鶴立雞群者容易遭受嫉妒憎恨。

我們想提昇自己時,往往會面臨自己及他人的抵抗,有時候,成功的關鍵是改變。

改變不見得需要激烈,要思考自己的天分及熱愛。參加同儕團體、宗教團體都有幫助。

延伸閱讀

有關於自我改變,最近看過最有啟發的是Adam Grant的2021年新書《THINK AGAIN》(臺灣書名為:逆思維),這本書希望我們能突破自己的常識、自信甚至是身份認同,用開放的心胸及好奇的眼光去重新思考問題,不要想著將答案過度簡化或是堅守立場。關於本書讀書筆記可以參見:
用科學家的心態重新思考:《THINK AGAIN》讀書筆記
《THINK AGAIN》讀書筆記:重新思考的30個重點

讀書筆記:大器可以晚成 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