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立達

 

2024年總統大選競選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和以往每一屆的大選相同,美中台三邊關係又成為重點話題。選民忽而聽聞某一陣營候選人告訴我們,一定要和對岸保持和平穩定的關係,兩岸才能互利共榮;忽而又聽到另一陣營的候選人告訴我們,要備戰而不避戰,要「倚美」而不「疑美」,台灣要當自己的主人。夾在這兩種互斥說法中的選民們,其實很難分辨哪一種論述才是最終的真理,但若問問這幾組候選人,他們對於自己的說法,又有幾分確信?恐怕也難得到百分之百誠實的回答。所以,我們該怎麼看美中台三邊關係?如果輪到我們自己作主、作選擇時,我們該如何作出明智的抉擇?

 

最近,有三位對美中台事務非常熟稔的專家,共同寫了一本書《步步為營:解讀美中台未來七種情境》,或許可以稍解充斥在我們心頭中的疑惑。

 

作者何瑞恩(Ryan Hass)是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中心兼台灣研究講座主任,也是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是美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曾任AIT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也是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非常駐資深研究員。這三人之中的任何一人,都有資格站出來談論美中台關係,由他們三人合著的書,當然就更值得一看。

 

說來或許遺憾,身為美中台三邊關係中的一員,我們卻很少有自己的論述,常常得從中國或美國人(尤其是美國)的說法尋找方向。當然,一方面是因為美、中兩國都是大國,在三邊關係中,大國講話一定比弱國有力量;但另一方面,台灣雖然只有2350萬人,但對於美中台三邊關係卻有好幾種不同的想法,如果連自己內部都無法達成一致的聲音,要對外發聲,當然就更有難度。

 

但與其空泛的討論美中台三邊關係,不妨先盤點一下美國、中國、台灣的一些現實上的條件和資源,或許更能協助我們了解這場國際局勢。

 

從地理位置來說,台灣距離中國大陸不遠,自福建平潭島到新竹南寮是兩岸最短距離,僅有126公里(68海浬),最長距離是從福建澳角到屏東貓鼻頭,也僅有410公里,但從台灣到美國西岸就超過1萬公里,東岸距離更遠。所以,台海兩岸若無預警開戰,遠在天邊的美國想要馳援,恐怕真的會有遠水救不了近火的無奈。

 

當然,一定會有人提醒,美國雖然距離台灣遙遠,但美國有龐大無比的航母艦隊群遍布各大洋,機動性還是很強的。話雖如此,可是除非美國海軍第7艦隊就在台灣海峽水域巡行,否則,再精銳的艦隊不管是從太平洋或印度洋趕來,都要耗上一定時間,在講究閃電攻擊戰術的今日,台灣能否承受來自中國猛烈的第一擊,並進行頑強抵抗,直至美軍馳援?或許就要靠軍事專家進一步解答了。

 

其實,也就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台灣在美國、中國兩大強權的拉扯間進退兩難。台灣設若距大陸更遠一點,或離美國更近一點,三邊關係就絕對不會變得這麼僵持難解,但命運往往不尤人,地理位置更無法改變,這是先天條件上的限制。

 

再從經貿關係來看,中國、美國向來是台灣最大的兩個貿易往來對象,其中,台灣與大陸間的貿易依存度歷年來皆保持在四成左右的水位,顯然往來得更為密切。台商赴大陸工作的比率也偏高,這些在大陸經商的台灣人,自然更不樂見兩岸關係緊張。

 

再從血統來看,台灣地區住民的祖先,絕大多數是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這種血濃於水、同文同種、語言相通、生活習慣相近的宿命,讓中國喊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時,變得更有說服力。

 

儘管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如此密切,但所有的台灣人都無法否認,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長期呼吸著民主與自由的空氣後,要讓台灣人民點頭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極權統制,絕對是萬萬難以接受的事。

 

更明顯的是,自我認同意識的轉變。

 

本書作者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歷次調查的結果發現,1992年調查台灣民眾的自我認同,只有26%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18%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另有47%認為兩者皆是。到了1990年代末,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或兩者皆是的比例大約各占40%;到了2021年已有63%受訪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下降至不到5%。

 

也因此,當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在接受新課綱的教導,逐漸建立起台灣本土自主意識後,他們就愈難忍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一再對台灣的打壓,共機屢次跨越海峽中線巡弋的行為,當然更被視為是一種挑釁。

 

面對中國的不友善,台灣如果不想忍氣吞聲,似乎別無選擇,只能投入美國的懷抱。偏偏,與美國有官方外交關係的,是中國,而非台灣。美中三公報中,美國承認/認知(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即使一堆國際政治家拼命解釋,北京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和華府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並不相同,但無論如何,美國從未承認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也使得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非外交關係變得遮遮掩掩,也不那麼理直氣壯。更甚者,當美國基於自身利益,覺得有拉攏中國的必要時,台灣就變成美國口中的「麻煩製造者」,但當美國想要組織「反中聯盟」時,台灣卻成為美國手中最有力的一張牌。說起來,台灣身處美國、中國兩大強權的拉扯間,真的應驗那句「兩大之間難為小」的為難。

 

早在兩千年前的孟子,就曾經說過這句名言:「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前提下,我們當然不必奢望美國或中國能當個仁者,但台灣能否成為智者,在兩大強權的夾縫中生存,甚至活出一條平衡三方勢力的道路來?

 

何瑞恩、葛來儀、卜睿哲合著的這本《步步為營》,就以沙盤推演的形式,為美中台三邊關係勾構出未來十年可能出現的七種發展軌跡,這七種模擬情境,都很值得我們思考。

 

在七種情境分析中,何瑞恩等三位專家都一致認為,從經濟層面來看,去全球化與美中經濟壁壘所形成的趨勢對台灣絕對不利,因為,在全球貿易上,台灣將被迫面臨選邊站的窘境,該選擇全球供應鏈的支持?還是追求大陸的經濟機會?台灣無論作出哪一種選擇,勢必都會激怒美中之間的某一大國,而導致國際局勢的震盪。

 

再從政治軍事面分析,兩岸若能透過協商達成政治解決方案,當然是上上之選。但中國可不可能放棄「一國兩制」的概念?能否把「統一」重新定義為邦聯或國協的關係?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這樣的前景似乎難以實現。

 

從何瑞恩等人的情境模擬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們都堅信,如果台灣宣布獨立,哪怕只是所謂的「法理台獨」,都會觸怒中國,而引發台海戰爭。一旦戰事爆發,不管中國採取的戰術是「奪島」─即先攻占台灣所轄的外島再步步進逼台灣本島;或是「圍堵」─即對台灣海域及領空採取封鎖;甚或是「入侵」─即直接攻占台灣本島,都極可能會讓武裝占領台灣變成既成事實,外部勢力根本來不及介入。

 

為了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本書作者認為,美國必須維持雙重嚇阻的政策─嚇阻北京武力併吞台灣,同時也嚇阻台灣追求法理獨立,只有截斷這兩條會導向衝突的途徑,台海才有安定的可能。

 

但我們還是得想一想,在國際情勢瞬息萬變的今日,美國還能再當幾年的世界警察?一旦當美國的力量已不足以嚇阻中國時,台灣就被迫只能自行去面對西邊的這個龐大巨獸,屆時,台灣的領導人是否還能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的應付這個超級強權,並找出台灣人民能接受的兩岸歧見解方?

 

我們不能忘記,習近平不只一次說過,「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他也常說:「時與勢都在我們這一邊。」面對習近平的信心滿滿以及中國政經勢力和軍事力量日益擴大,兩岸之間的穩定局勢很可能快速朝一方傾斜,當中國強大到一定程度時,解決台灣問題似乎就會成為中共領導人的優先選項。

 

雖說,本書作者都不認為美國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上將預測「中國可能在2027年之前入侵台灣」的說法會實現,也認為未來兩岸睿智的領導人可以找到和平解決歧見的方法,並「得到台灣人民的同意」,可是他們也坦承,這些努力可能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實現。

 

在「得到台灣人民的同意」這件事上,本書作者都認為非常重要。他們也細數,在過去歷史上,美國領導人曾經多次未經過台灣人民同意,直接就跟北京協商關於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包括:羅斯福總統在二次大戰後決定把台灣歸還給中國、尼克森總統在1971到1972年間私下向中國領導人聲明,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卡特總統在1979年與北京關係正常化,並取消對台北的國家承認等等。但在台灣民主化之後,本書作者認為,美國政策改變如果會響到台灣安全或利益,都應該要事先與台灣的領導人協商,而這樣的政策也才符合台灣人民希望能當家做主的期待。只是,中國會不會接受這樣的預設立場?如果他們發現統一這個選項永遠不會「得到台灣人民的同意」,會不會乾脆就不理會台灣的民意而一意孤行?

 

擺在眼前更迫切的問題是,在兩岸領導人找到和平解決歧見的方法之前,這幾年、幾十年的日子,要怎麼和平穩定的度過?台灣當然只有小心謹慎、步步為營這個選項,因為,與中美兩個大國相較,台灣的領導人似乎更沒有任何任性的空間了。

步步為營的台灣
標籤: